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關於日的成語以及詩句

關於日的成語以及詩句

1.描寫日的詩句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春山暖日和風,闌桿樓閣簾櫳。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壹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

落日五湖遊,煙波處處愁。浮沈千古事,誰與問東流?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百年那得更百年,今日還須愛今日 (明·王世貞)

功名本是無憑事,不及寒江日兩潮 (宋·陸遊)

甘作壹生拼,盡君今日歡 (五代·牛嶠)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唐·王維)

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 (宋·張先)

只覺當初歡侍日,千金壹刻總蹉跎 (清·袁枚)

四時可愛唯春日,壹事能狂便少年 (民國·王國維)

從來系日乏長繩 (唐·李商隱)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南北朝·謝眺)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裏目,更上壹層樓 (唐·王之渙)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唐·杜甫)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唐·羅陷)

今日送君須盡醉,明朝相憶路漫漫 (唐·賈至)

今日捉將官裏去,這回斷送老頭皮 (宋·楊樸妻)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唐·劉禹錫)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魏·曹操)

百歲開懷能幾日,壹知己不多人 (清·何闌庭)

遠路不須愁日暮,老年終自望河清 (明·顧炎武)

野曠天清無戰聲,四萬義軍同日死 (唐·杜甫)

千山紅樹萬山雲,把酒相看日又曛 (唐·韋莊)

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 (宋·範仲淹)

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 (元·施耐庵)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 (宋·李覯)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唐·白居易)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妨長作嶺南人 (宋·蘇軾)

2.含有“日”字的名言或古詩詞有哪些

詩中日

1.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

(漢樂府:《陌上桑》)

2.白日依山盡,黃河人海流。

(王之渙:《登鸛雀樓))

3.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杜甫:《絕句》)

4.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王維:《使至塞上》)

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7.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白居易:《憶江南》)

8.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王安石:《元日》)

9.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楊萬裏:(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10.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

(李白:《望天門山》)

11.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漢樂府:《長歌行》)

12.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王安石《登飛來峰》)

13.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

(曾幾《三衢道中》)

14.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壹時新,

(朱熹:《春日》)

15. 雞棲於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於役》)

16.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17.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

(韓翃<&lt;寒 食>>)

18.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劉禹錫《竹枝詞》

3.關於太陽的成語和詩句並把意思寫下來

日薄桑榆 猶日薄西山。

比喻老年的時光 日薄西山 太陽快要落山了。比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臨近死亡。

薄,迫近。語出《漢書·揚雄傳上》:“臨汨羅而自隕兮,恐日薄於西山。”

日薄虞淵 猶日薄西山。虞淵,神話傳說中日入之處。

《淮南子·天文訓》:“扞日呴至於虞淵,是謂黃昏。”莊逵吉校:“《太平禦覽》作‘薄於虞淵’。”

日不我與 時日不等待我。極言應抓緊時間 日不暇給 形容事務繁忙,沒有空閑。

語本《史記·封禪書》:“雖受命而功不至,至梁父矣而德不洽,洽矣而日有不暇給,是以即事用希” 日不移晷 日影沒有移動。形容時間極短 日不移影 見“日不移晷” 日程月課 每日每月按壹定的程式課試。

形容因循守舊,無所創新 日出不窮 形容接連不斷地出現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太陽升起就起來勞動,太陽下山就休息。原指上古人民的生活方式,後亦泛指單純簡樸的生活 日出三竿 同“日上三竿”。

《南齊書·天文誌上》:“永明五年十壹月丁亥,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黃。” 日東月西 比喻遠隔兩地,不能相聚 日短心長 時間少,心裏想要做的事情多。

謂心願壹時難以實現 日鍛月煉 謂長期下苦功磨練,以求達到精熟的地步 日復壹日 過了壹天又壹天。形容日子久,時間長 日旰不食 同“日旰忘食” 日旰忘餐 見“日旰忘食” 日旰忘食 天色已晚仍顧不上吃飯。

形容專心致誌,勤勉不懈 日高三丈 猶日上三竿 日和風暖 見“日暖風和” 日積月聚 同“日積月累” 日積月累 長時間地積累 日角龍庭 舊時相術家謂天庭隆起為龍庭。“日角龍庭”為帝王的貴相 日角龍顏 舊時相術家謂額頭隆起為龍顏。

“日角龍顏”為帝王的貴相 日角偃月 舊時相術家稱極貴之相。偃月,指額角似半弦月 日角珠庭 形容人額角寬闊,天庭飽滿,相貌不凡 日近長安遠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夙惠》:“晉明帝數歲,坐元帝膝上。

有人從長安來……因問明帝:‘汝意謂長安何如日遠?’答曰:‘日遠。不聞人從日邊來,居然可知。

’元帝異之。明日,集群臣宴會,告以此意。

更重問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爾何故異昨日之言邪?’答曰:‘舉目見日,不見長安。

’”後以“日近長安遠”喻指向往帝京而不得至 日久見人心 時間長了,便可看出人心的好壞真假 日久歲長 見“日久天長” 日久歲深 見“日久月深” 日久天長 亦作“日久歲長”。謂時日長久 日久月深 謂時日長久 日就月將 每天有成就,每月有進步。

形容積少成多,不斷進步 日居月諸 日月。居、諸,語氣助詞。

《詩·邶風·日月》:“日居月諸,照臨下土。”毛傳:“日乎月乎,照臨之也。”

後用以指歲月流逝 日來月往 見“日往月來” 日累月積 見“日積月累” 日麗風和 陽光明麗,微風和煦。形容天氣晴和 日麗風清 陽光明麗,清風送爽。

形容天氣晴和 日陵月替 謂逐漸衰落、弛退 日落千丈 形容景況急劇下降 日落西山 ①太陽從西山落下。指黃昏時。

②比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臨近死亡 日莫途遠 見“日暮途遠” 日暮道遠 同“日暮途遠” 日暮路遠 同“日暮途遠” 日暮途窮 ①天色已晚,路已走到盡頭。比喻到了末日。

語本唐杜甫《投贈哥舒開府翰二十韻》:“幾年春草歇,今日暮途窮。”②比喻到了無路可走、忍無可忍的地步 日暮途遠 亦作“日莫途遠”。

天色已晚而路程尚遠。比喻力竭計窮 日暖風和 陽光溫暖,微風和煦。

形容天氣晴和 日暖風恬 見“日暖風和” 日乾夕惕 乾乾,自強不息貌;惕,小心謹慎。“日乾夕惕”形容自早至晚勤奮謹慎,不敢懈怠。

語出《易·乾》:“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日日夜夜 每天每夜。

形容延續的時間長 日上三竿 太陽升起來離地已有三根竹竿那麽高。約為午前八、九點鐘。

多用以形容天已大亮,時間不早。《南齊書·天文誌上》:“永明五年十壹月丁亥,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黃。”

日甚壹日 壹天超過壹天。形容事物發展的程度越來越加深或越來越嚴重 日慎壹日 壹天比壹天謹慎。

形容做事十分小心 日升月恒 旭日冉冉上升,月亮漸漸盈滿。比喻事物興盛發展。

語出《詩·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毛傳:“恒,弦;升,出也。

言俱進也”。鄭玄箋:“月上弦而就盈,日始出而就明”。

後常用為祝頌之詞 日省月課 見“日省月試” 日省月試 每天每月進行考核 日食萬錢 ①每天的飲食耗費上萬的錢。形容生活極其奢侈。

語本《晉書·何曾傳》:“扞何曾呴性奢豪,務在華侈。帷帳車服,窮極綺麗,廚膳滋味,過於王者……食日萬錢,猶曰無下箸處”。

②形容俸薪豐厚 日試萬言 以每天試寫萬言為驗;以壹日寫上萬字的文章為考校。極言才氣橫溢,文思敏捷 日誦五車 壹天誦讀好多書。

五車,形容書多 日往月來 形容歲月不斷流逝。語本《易·系辭下》:“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日無暇晷 壹天中沒有空閑的時間。形容非常繁忙,時間不夠用 日下無雙 京師沒有第二人可比。

謂才能出眾 日削月割 壹天天地削減分割 日削月朘 壹天天地損削縮減 日銷月鑠 壹天天壹月月地銷熔、減損 日新月盛 每天每月都有變化、增加。形容不斷發展 日新月異 日日更新,月月不同。

形容變化、發展很快 日新月著 日日更新,月月顯著。形容蓬。

4.寫出兩句含有日字的詩句,並註明作者及其出處

隋末唐初

王績

日落西山暮,方知天下空。 詠懷

李義府

日裏飏朝彩,琴中伴夜啼。 詠烏

褚亮

日暮霜風急,羽翮轉難任。 秋雁

佚名

日月千回數,君名萬遍呼。 晚秋 其六

辨正

日邊瞻日本,雲裏望雲端。 在唐憶本鄉

於良史

日暮倚朱門,從朱汙袍赤。 自吟

馬冉

泠泠松風下,日暮空蒼山。 岑公巖

元萬頃

日影飛花殿,風文積草池。 奉和春日池臺

無名女鬼

月落三株樹,日映九重天。 示宋善威

王建

日高山露解,飛入菊①花中。 晚蝶

王涯

日日人空老,年年春更歸。 送春詞

王維

吹簫淩極浦,日暮送夫君。 輞川集 欹湖

日日采蓮去,洲長多暮歸。 皇甫嶽雲溪雜題五首 蓮花塢

不相①東山去,日②令春草深。 贈韋穆十八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送別

日暮飛鳥還,行人去不息。 臨高臺送黎拾遺

韋應物

淒涼千古事,日暮倚閶門。 閶門懷古

令狐楚

曉遊臨碧殿,日上望春亭。 春遊曲(壹作遊春詞)三首 其壹

盧綸

日暮滿潭雪,白鷗和柳花。 春遊東潭

5.關於日、月的詩句

1.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漢樂府?陌上桑》)

2.白日依山盡,黃河人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3.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杜甫《絕句》)

4.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劉長舞《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7.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8.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元日》)

9.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另樣紅。(楊萬裏《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10.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李白《望天門山》)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盧綸《塞下曲》)

5.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6.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裏館》)

8.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9.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10.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王昌齡《出塞》)

6.帶“日”字的詞語

日安rì'ān[good-day] 在白天遇見人或與人分別時的用語。

亦稱“妳好”日班rìbān[day shift]∶在白天工作的工人的輪班[day work]∶在壹個日班所做的工作。亦稱“白班”日斑rìbān[sunspot] 即太陽黑子日報rìbào[daily] 每天均出版的報紙日薄西山rìbóxīshān[declining rapidly as the sun is setting beyond the western hills;nearing one's end] 薄:逼近。

太陽快要落山。比喻事物接近衰亡或人到老年,接近死亡臣已日薄西山,余光無幾,酬恩報國,正在斯時。

——《宋史·趙普傳》日本Rìběn[Japan] 國名。亞洲東部的島國日不暇給rìbùxiájǐ[be fully occupied everyday] 形容事情太多,時間不夠用雖日不暇給,規摹宏遠矣。

——《漢書·高帝紀下》日常rìcháng[ordinary;day-to-day;everyday] 平時的,經常的日常生活日常工作日場rìchǎng[day show] 娛樂場所於白天演出的場次日程rìchéng[programme]∶根據日期安排的順序旅遊日程[itinerary]∶壹天或每天的行程日程表rìchéngbiǎo[calendar] 根據日期安排活動順序及內容的表格日出rìchū[sunrise] 指太陽初升出地平線或最初看到的太陽的出現日出三竿rìchūsāngān[late in the morning] 指日出已經很高,時間不早了日出三竿春霧消,江頭蜀客駐蘭橈。——唐·劉禹錫《竹枝詞》日復壹日rìfùyīrì[day after day] 壹天又壹天地日復壹日地望著地平線等候船只日工rìgōng[daywork]∶日班,白班;或在壹個日班所做的工作[day labourer]∶按天數計算工資的臨時工人;也指這種臨時工作日高日上rìgāo-rìshàng[grow every day] 壹天壹天高起來,壹天比壹天向上長及其莖葉既生,則又日高日上。

——明·李漁《閑情偶寄·種植部》日觀峰Rìguān Fēng[Riguan peak] 位於泰山山頂東巖,是泰山觀日出的地方日觀亭Rìguān Tíng[Riguan kiosk] 亭名,在日觀峰上日光rìguāng[sunshine]∶太陽光,既無散射又無反射的太陽定向射線[daylight]∶白天的光亮,與夜晚的黑暗相反。太陽光加天空的光,與月光和人造光相反日光下徹,影布石上。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日光燈rìguāngdēng[daylight lamp] 壹種熒光燈日晷rìguǐ[sun's shadow]∶太陽的影子相持既久,日晷漸移。——明·馬中錫《中山狼傳》[sundial]∶利用太陽投射的影子來測定時刻的裝置。

也叫“日規”。日後rìhòu[in the future;in days to come] 以後;將來這東西日後可能用得著日環食rìhuánshí[solar annular eclipse] 日食的壹種。

太陽、月球、地球處在同壹直線上,月球居中,遮住太陽的中心部分,形成光環日積月累rìjī-yuèlěi[accumulate over a long period] 謂壹天天壹月月長久地積累起來借納忠效勤之意而售其陰險巧佞之奸。日積月累,氣勢益張。

——《宋史·喬行簡傳》日記rìjì[diary] 每天或經常把發生的事、處理的事務或觀察的東西寫下來的記錄,尤指個人活動、思考或感覺的每日記錄日間rìjiān[in the daytime;during the day] 白晝日見rìjiàn[with each passing day;day by day] 壹天壹天地顯出日見衰敗日漸rìjiàn[with each passing day;day by day] 壹天壹天逐漸地日漸強壯日久rìjiǔ[with the passing of time;in(the) course of time] 日子長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日久見人心rì jiǔ jiàn rén xīn[time reveals a person's heart] 相處的時間長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壞行者道:“日久見人心。”——《西遊記》日久歲深rìjiǔ-suìshēn[long] 歲:年。

深:長久的意思。指年代久遠之意翻覆思量,看日久歲深自然有個入路。

——宋·普濟《五燈會元·雲門文偃禪師》日久天長rìjiǔ-tiāncháng[in (the) course of time] 指時日長久日久天長,這些奴才們跟前,怎麽說嘴呢?——《紅樓夢》日就月將rìjiù-yuèjiāng[have gradual advances;make steady and continial progress] 每天都有些成就,每月都有所前進。形容積少成多那公子卻也真個足不出戶,目不窺園,日就月將,功夫大進。

——《兒女英雄》日刊rìkān[daily publication] 每天出版的刊物日課rìkè[lesson]∶做禮拜時為訓誡而選讀的《聖經》部分第壹篇日課現已讀完[everyday homework]∶每日的功課看電視成了孩子們的日課日理萬機rìlǐ-wànjī[be occupied with a myriad of state affairs] 壹天要處理成千上萬件事務。形容當政者處理政務的繁忙明帝日理萬機,有甚麽空閑功夫,研究那佛經奧義?——《後漢通俗演義》日歷rìlì[calendar] 按照壹年的時間以每天壹頁表示;對每月的每天確定星期幾;經常還給出重要的天文資料;有時註明節日、假日以及與特定日有關的其他事件的冊子日歷表rìlìbiǎo[calendar watch] 顯示周歷和日歷以及時、分、秒的手表,有時還顯示其他形象——亦稱“雙歷表”日落rìluò[sunset] 太陽西沈日落西山rìluòxīshān[sunset] 太陽已落到西山,指時近黃昏。

喻指處於衰落時期日落西山壹點紅。——《薛仁貴征東》日冕rìmiǎn[corona] 太陽大氣的最外層稀薄部分,由太陽表面伸展出數百萬公裏,包含著鐵、鎳和其他氣體的極高度電離的原子,這表明溫度有幾百萬度,日全食時肉眼觀看它的外貌像是環繞月亮黑色圓盤的珍珠灰色光環,但在其他時候要用日冕儀才可觀測到日暮rìmù[at dusk] 太陽快落山的時候日暮時分,炊煙裊裊日暮,所擊殺者無慮百人。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