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朗月行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憂來其如何,淒愴摧心肝。譯文傳說月中有壹個大蟾蜍,把月亮漸漸地啃食殘缺了。後羿將九個太陽射落,使得天下人都得以清平安寧。月亮已經沈淪而迷惑不清,沒有什麽可看的,不如遠遠走開吧。對此我覺得憂心非常,淒愴之情,真是摧人心肝啊!詩中神話在中國神話傳說中,月宮裏有壹只三條腿的蟾蜍,所以後人也用蟾宮指月_。古人為什麽要把月亮與蟾蜍聯系起來呢?有人說,只有晚上才能見到月亮,而蟾蜍是夜間活動的動物,而且月中的黑影像蟾蜍,也有人說是因為圖騰崇拜。古代很多氏族或部落都以蟾蜍為圖騰,當他們發現月亮與蟾蜍活動規律相似,而月上的黑影又像蟾蜍,就認為自己的圖騰祖先是來自月亮中的神蟾。我們現在覺得蟾蜍很醜,在古代它可是吉祥之物,有招財的寓意。有壹個成語叫作“蟾宮折桂”,意思是折月宮中的桂花。比喻考試得中,還可以比喻體育比賽中運動員獲得冠軍,或者參加考試,取得好名次。不過李白這句詩中的蟾蜍意思有些不同,是指吞噬月亮的反面角色。來源:作文周刊·小學三年級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