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郭德綱問嶽雲鵬:“想紅嗎”?嶽雲鵬說:“想”。郭德綱說:“好,要聽話”。
就這樣,郭德綱開始著手力捧嶽雲鵬,他說嶽雲鵬的天分不高,在所有報考德雲社的學員中,他壹定在後10名裏頭。但是他聽話,對師父忠心,也願意通過自己的努力以及師父給的機會來出人頭地。
嶽雲鵬的成名是對“勤能補拙”這個成語最好的解釋,同時也是郭德綱捧人水平的壹個最有力的證據。
當初捧嶽雲鵬,郭德綱有賭氣的成分在。
眾所周知2010德雲社發生了很多讓郭德綱始料未及的事,他最器重的兩個雲字科徒弟先後離他而去,讓德雲社壹下子陷入到了無人可用的危機中。郭德綱傻眼了,他原本以為在所有的弟子中挑出來兩個有天分的,好好培養,德雲社就會有壹個大好前程,沒想到人家翅膀硬了之後毅然決然地選擇了飛出去,全然不顧師父的栽培之恩。
郭德綱很痛心,痛定思痛後他悟出了壹個道理,以後再提攜徒弟,先看人品,再看其藝術天分,因為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而相聲水平卻是可以通過勤學苦練培養出來的。
這個時候,憨厚的嶽雲鵬進入了郭德綱的視線。
嶽雲鵬不聰明,甚至有點笨,和他同時來的孔雲龍此時已經開過專場,控場能力已經很好了;比他來得晚的欒雲平也已經小有名氣,而他卻還是那個壹上場就會緊張的小笨蛋。
那個時候嶽雲鵬的搭檔還是史愛東,他比嶽雲鵬資歷老,舞臺經驗豐富。所以小嶽在臺上就會經常受到他的“欺負”,就像閻鶴祥和郭麒麟剛剛搭檔那陣子壹樣,很多話茬嶽雲鵬接不住,而作為逗哏這是壹件很讓人郁悶的事。
後來,嶽雲鵬就想了壹個主意,接不住史愛東拋過來的茬口,他就裝傻充楞,這也為他以後的相聲風格積累了基礎。
和孫越搭檔之後,嶽雲鵬開始了走紅之路,現在他儼然已經成了德雲社的臺柱子。
郭德綱這口氣賭對了,從此之後他在公開場合說想捧誰誰就能紅的時候,可信度就高了,他自己也有底氣了。
而且嶽雲鵬的走紅也是給那些背叛師門之人的致命壹擊——他們覺得德雲社離開他們就走不下去了,更覺得憑他們的才華就在相聲界橫著走了。
可結果呢?
像嶽雲鵬這樣的本來被他們看不起的笨蛋,卻在短時間內無論是從人氣還是相聲水平來說,都迅速超越了他們。在那幾個人正在逐漸被公眾遺忘的時候,嶽雲鵬卻在壹線相聲演員、藝人的道路上穩步向前。
而這樣的結果正是郭德綱希望看到的,也是他捧紅嶽雲鵬的目的,更是他對那幾個不肖之徒的無聲反擊:壹個人的人品不行,再有能力又能如何?壹個天資愚鈍的人,只要心中有敬畏,照樣可以幹出壹番大事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