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鵠類鶩畫虎成犬的意思介紹如下:
解釋:
鵠:天鵝。
畫老虎畫得像條狗,雕刻天鵝雕刻得像鴨子。比喻好高騖遠,達不到目的,反而鬧出笑話。
"刻鵠類鶩,畫虎成犬"是壹個漢語成語,源自《後漢書·馬援傳》。"刻鵠類鶩"的意思是刻畫天鵝不成,仍有些象鴨子。這個成語常被用來比喻模仿的雖然不逼真,但還相似。
而"畫虎成犬"的意思則是畫出的老虎像狗壹樣,也是用來形容模仿失敗,弄得不倫不類。這兩個成語壹起使用,加強了對模仿失敗的描繪,警示我們在模仿和學習的過程中,應保持自我,不能完全失去自我風格和特點。同時,即使最終的結果並不完美,但如果能夠抓住精髓,仍然具有壹定的價值。
在《後漢書·馬援傳》中,大將軍馬援在給侄子的信中說,希望妳學習謹慎廉潔的龍述,不要學習豪俠仗義的杜保。學龍述不成還可以成謹慎的人,就像刻天鵝不成還能像鴨子。學杜保不成卻可能成為輕薄子弟,這就像畫虎不成反而像狗了。這個故事進壹步加深了我們對這兩個成語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