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寫出8個有典故的成語 ,並寫出意思,及成語故事的主人公

寫出8個有典故的成語 ,並寫出意思,及成語故事的主人公

典故:完璧歸趙:出處:《廉頗藺相如列傳》:“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

含義:本指藺相如將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趙國。後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本人。

典故:負荊請罪:出處:《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聞之,肉袒負荊,”

含義:負:背著;荊:荊條。背著荊條向對方請罪。表示向人認錯賠罪。請求對方的寬恕

典故:怒發沖冠:出處:《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上沖冠。”

含義:指憤怒得頭發直豎,頂著帽子。形容氣憤到極點

典故:刎頸之交:出處:《廉頗藺相如列傳》:“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含義:刎頸:割脖子;交:交情,友誼。比喻可以誓同生死的朋友

《鄒忌諷齊王納諫》選自《戰國策》

成語:門庭若市:出處:《戰國策?齊策壹鄒忌諷齊王納諫》:“群臣進諫,門庭若市。”

含義:原形容進諫的人很多。現形容來的人很多,非常熱鬧。

《醉翁亭記》作者:歐陽修

典故:醉翁之意不在酒:出處:《醉翁亭記》:“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含義:原是作者自說在亭子裏真意不在喝酒,而在於欣賞山裏的風景。後用來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別的方面。

成語:水落石出:出處:《醉翁亭記》:“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蘇軾《後赤壁賦》:“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含義:水落下去,水底的石頭就露出來。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顯露出來。

《沁園春﹒雪》作者:毛澤東

典故:壹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出處:《漢書﹒匈奴傳》“南有大汗,北有強胡,胡者,天之驕子也”

含義:天所寵愛的人

典故:風流人物:出處:《沁園春?雪》“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出處: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含義:對壹個時代有影響的人

典故:風騷:出處:《沁園春?雪》“唐宗宋祖,稍遜風騷”。出處:《國風》《離騷》

含義:原指《詩經》裏的《國風》和《楚辭》裏的《離騷》,這裏指文學才華。

《魚我所欲也》作者:孟子

成語:舍生取義。出處:《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含義:舍棄生命以正義。指為正義而犧牲生命。孟子為了正義而舍去生命。

《秋水》作者:莊子

秋水》? 成語:望洋興嘆 出處:《莊子 “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

含義:望洋,仰視樣子。比喻做事力量不夠或缺乏條件而感到無可奈何。

秋水》 “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成語:貽笑大方。出處:《莊子

含義:大方,指知識淵博,學有專長的人。表示知識短淺,見笑於人。

《勸學》作者:荀況,《荀子》

成語: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出處:《荀子?勸學》:“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含義:靛青從藍中取得,顏色卻比藍色更深

成語: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出處:《荀子?勸學》:“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

含義:沒有日常積累就不能有成果

成語: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出處:《荀子?勸學》:“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含義:壹直堅持不松懈,就會取得成就

《蒹葭》《詩經 楚風》

成語:所謂伊人,在水壹方

含義:所說的那人,正在水的那方

《最先與最後》作者:魯迅

成語:不為最先,不恥最後: 出處:《韓非子》說賽馬的妙法,在於“不為最先,不恥最後”

含義:賽馬的時候,既不要跑在最先,也不要跑在最後。

傳說:處世金針 金針:傳說織女用於刺繡之針 ,後以金針比喻密法訣竅

含義:做人的訣竅。

檀弓》“勿為戎首,不亦善乎”?成語:不為戎首:出處:《禮記

含義:不做發動戰爭的人。

成語:不為禍始 刻意》“不為福先,不為禍始;感而後應,迫而後動,不得已而後起”?:出處:《莊子

含義:不做制造災難的人。

《師說》作者:韓愈

成語:三人行,則必有我師。出處:《論語?述而》:“三人行,必有吾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含義:三人壹起走路,其中必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指應該不恥下問,虛心向別人學習。

《論毅力》作者:梁啟超

典故:盤根錯節。出處:《後漢書?虞詡傳》:“誌不求易,事不避難,臣之職也;不遇盤根錯節,何以別利器乎?”

含義:樹根盤結,枝節交錯,比喻情況錯綜復雜。

典故:迎刃而解。出處:《晉書》:“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數節之後,皆迎刃而解。”

含義:原意是說,劈竹子時,頭上幾節壹破開,下面的順著刀口自己就裂開了。比喻處理事情、解決問題很順利。

典故:功虧壹簣,出處:《尚書?旅獒》:“為山九仞,功虧壹簣。”

含義:做事因差最後壹點努力而未能完成。

《促織》作者:蒲松林

成語:壹人飛升,仙及雞犬。出處:《神仙傳》傳說漢朝淮南王劉安修煉成仙後,把剩下的藥撒在院子裏,雞和狗吃了,也都升天了。

含義:後比喻壹個人做了官,和他有關的人也跟著得勢。

成語:蠢若木雞。出處:《莊子 達生》作者:莊子

含義:形容神貌呆笨

《涉江》作者: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