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學步(拼音:hándān xuébù)是壹則來源於寓言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莊子·秋水》。
《莊子·秋水》載:戰國時有個人到趙國邯鄲去,看到那裏的人走路的姿勢很美,就跟著別人學,結果不但沒學會,連自己原來的走法也忘了。後來用“邯鄲學步”比喻壹味地模仿別人,不僅沒學到本事,反而把原來的本事也丟了。
枉轡學步,漢語成語,拼音是wǎng pèi xué bù,意思是錯誤地模仿別人。出自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定勢》。戰國時期,趙國國都邯鄲人走路姿勢非常優美,外地人很羨慕。燕國壽陵壹個少年特迷戀邯鄲人走路的姿態,竟專門到邯鄲學習,他用心觀摩、效仿、練習,後來他沒學會他們走路的姿態,連自己的也全忘了,只好爬回了燕國。
效顰學步,漢語成語,拼音是xiào pín xué bù ,意思是比喻盲目模仿而弄巧成拙。出自明李贄《答耿司寇書》。明·李贄《答耿司寇書》:“且克明何如人也,筋骨如鐵,而肯效顰學步從人腳跟走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