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含過 成的成語有哪些

含過 成的成語有哪些

如果同時含有過和成的話,那就是過目成誦。單含壹個字,多了。

過目成誦看壹遍就能背誦出來。形容記憶力極強。唐·姚思廉《陳書·陸瑜傳》:“論其博綜子史,諳究儒墨,經耳無遺,觸目成誦。”

過江之鯽東晉王朝在江南建立後,北方士族紛紛來到江南,當時有人說“過江名士多於鯽”。後以“過江之鯽”形容多而且紛亂。

過府沖州行經了很多地方。形容旅途的漫長與跋涉的勞苦。

過河拆橋比喻達到目的後,就把曾經幫助自己的人拋開。

過河卒子象棋對弈中,卒子越過河界以後,只能進,不能後退。常比喻只能向前,不能後退的處境。

過門不入經過家門而不回家。形容忠於職守,公而忘私。

過甚其詞見“過甚其辭”。

過甚其辭話說得超過了實際。

過庭之訓父親的訓導。

過都歷塊越過都市,經過山阜。意謂縱橫馳騁,施展才能。

過眼煙雲同“過眼雲煙”。

過眼煙雲見“過眼煙雲”。

過眼雲煙見“過眼雲煙”。

過眼雲煙指曾經過目或經歷過、而隨即消逝的事物、事情。語出宋蘇軾《寶繪堂記》:“譬之煙雲之過眼,百鳥之感耳,豈不欣然接之,去而不復念也。”

過眼煙雲見“過眼煙雲”。

過屠大嚼見“過屠門而大嚼”。

過屠門而大嚼語出《太平禦覽》卷三九壹引漢桓譚《新論》:“人聞長安樂,則出門西向笑;知肉美味,則對屠門而大嚼。”後用以比喻心中羨慕而不能如願以償,只好用不實際的辦法安慰自己。

過街老鼠比喻人人痛恨的壞人壞事。

過猶不及事情做得過分,就像做得不夠壹樣,都是不好的。

過隙白駒比喻光陰易逝,人生短促。語本《莊子·知北遊》:“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郤,忽然而已。”陸德明釋文:“郤,本亦作隙。隙,孔也。”

過橋抽板猶言過河拆橋。

過橋拆橋見“過河拆橋”。

過化存神謂聖人所到之處,人民無不被感化,而永遠受其精神影響。語出《孟子·盡心上》:“夫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上下與天地同流。”趙岐註:“過此世能化之,存在此國,其化如神。”

過目不忘謂書壹經看過就能記住。極言記憶力強。

成敗得失猶成敗利鈍。《三國誌·吳書·步騭》:“女配太子,受禮若吊,慷愾之趨,惟篤之物,成敗得失,皆如所慮,可謂守道見機,好古之士也。”

成敗利鈍成功或失敗,順利或挫折。謂事情的結果好壞。三國·蜀·諸葛亮《後出師表》:“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清·陳忱《水滸後傳》第三十三回:“~,在此壹舉。”

成敗論人以成功或失敗作為評論人物的標準。宋·蘇軾《孔北海贊序》:“世以成敗論人物,故操得在英雄之列。”

成敗興廢成功或失敗,興起或衰退。

成敗在此壹舉成功、失敗就決定於這次行動了。《晉書·苻堅載記上》:“成敗之機,在斯壹舉。”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六回:“這樁事,任大責重,方才壹口氣許了公婆,~。”

成龍配套相關的事物、措施等配置在壹起,形成完備的體系。

成人之美成全他人為善的美名。《論語·顏淵》:“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成人之善成全別人為善。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人要有所成就,就不能貪圖安逸;貪圖安逸,就不能有所成就。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八十二回:“自古道:‘~。’妳好生記著我的話。”

成千上萬極言數量之多。老舍《神拳》第二幕:“做假事騙得了幾個人,騙不了~的人。”

成千成萬見“成千上萬”。

成千累萬見“成千上萬”。

成千論萬猶言成千成萬。形容數量極多。

成己成物謂由己及物,自身有所成就,也要使自身以外的壹切有所成就。語本《禮記·中庸》:“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內外之道也。”孔穎達疏:“言人有至誠,非但自成就己身而已,又能成就外物。”

成也蕭何敗蕭何見“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宋洪邁《容齋續筆·蕭何紿韓信》:“韓信為人告反,呂後欲召,恐其不就,乃與豨已破,紿信曰:‘雖病強入賀信入,即被誅。信之為大將軍,實蕭何所薦,今其死也,又出其謀,故俚語有‘成也蕭,敗也蕭何’之語。”後以“也蕭何,敗也蕭何”比喻事情的成敗都出於同壹個人。明·馮夢龍《古今小說》第三十壹卷:“~,某心上至今不平。”

成王敗寇見“成則為王,敗則為寇”。

成日成夜整天整夜,日日夜夜。

成仁取義為正義事業而犧牲。《論語·衛靈公》:“誌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姚雪雪垠《李自成》第壹卷第二十三章:“大丈夫既然以身許國,七尺微軀不敢私有。~之理,略知壹二。”

成年古代猶言長期以來。

成年累月成:整;累:積聚。壹年又壹年,壹月又壹月。極言時間之長。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二回:“平白的沒事還在這裏成年累月的閑住著,何況來招呼姑娘呢?”

成竹在胸畫竹子以前,心中先已有竹子的形象。語本宋蘇軾《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故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後以喻處理事情之前心裏早有通盤的考慮和打算。

成名成家樹立名聲,成為專家。

成佛作祖佛教語。謂修成佛道,成為祖師。亦以喻獲得傑出成就。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不能把事情辦好,只能把事情弄壞。

成事不說對做過的事不再提它。《論語·八佾》:“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邢昺疏:“事已成不可復說也。”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六回:“~,既往不咎。我們原是各治水酒餞行的,還說我們餞行正文罷。”

成城斷金謂萬眾壹心,力量無比強大。

成則為王,敗則為寇舊謂在爭奪政權鬥爭中,成功了的就是合法的,稱帝稱王;失敗了的就是非法的,被稱為寇賊。反映了以成敗論人的觀點。明·羅貫中《平妖傳》第三十壹回:“單槍獨馬領三軍,成則為王,敗則為賊。”魯迅《南腔北調集·談金聖嘆》:“他們雖然至今不知道‘欲壑難填’的古訓,卻很明白‘~’的成語。”

成則為王,敗則為虜見“成則為王,敗則為寇”。

成則為王,敗則為賊見“成則為王,敗則為寇”。

成風之斫同“成風斤”。

成風盡堊同“成風斤”。

成家立計猶言成家立業。

成家立業成立家庭,建立家業。宋·吳自牧《夢梁錄·恤貧濟老》:“杭城富室多是外郡寓之人……四方百貨,不趾而集,自此成家立業者眾矣。”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十三回:“原來廉錦楓曾祖向居嶺南,因避南北朝之亂,逃至海外,就在君子國~。”

成群打夥見“成群結夥”。

成群作隊見“成群結隊”。

成群逐隊見“成群結隊”。

成群集黨謂壹部分人結成小團體。

成群結隊眾多的人或動物結成壹群群、壹隊隊。《新編五代史平話·周史上》:“無奈那雀兒成群結隊來偷吃谷粟,才趕得東邊的雲,又向西邊來吃。”明·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十:“常與這些輕薄少年,~,馳馬試劍,黑夜裏往來太行道上。”

成群結夥猶成群結隊。謂眾多的人或動物聚結成壹群群、壹夥夥。

成群結黨見“成群集黨”。

成團打塊聚集成群。

成幫結隊猶成群結隊。

成雙成對見“成雙作對”。

成雙作對配成壹對。元·無名氏《百花亭》第三折:“假若是怨女曠夫,買吃了成雙作對。”

成算在心心中早已經算計好了如何應付的辦法。宋·孔平仲《續世說·巧藝》:“李存進欲造浮橋,軍吏曰:‘河橋須竹索……今無竹石,竊慮難成。’存進曰:‘吾成算在心,必有所立。’”

成壹家言指學問自成體系或派別。《新唐書·韓愈傳》:“每言文章自漢司馬相如、太史公、劉向、揚雄後,作者不世出,故愈深探本元,卓然樹立,成壹家言。”《元史·蘇天爵傳》:“其為文,長於序事,平易溫厚,~,而詩尤得古法,有詩稿七卷,文稿三十卷。”明·焦竑《玉堂叢語·忠節》:“高遜誌,元末僑寓嘉興,好學問,為文深純典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