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字開頭的成語:勢不兩立、 勢不可當、 勢如劈竹、 勢如破竹、 勢均力敵等等。
1、勢不兩立
意思:是指敵對的雙方不能同時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調和。
出處:西漢·劉向《戰國策·楚策壹》:“秦之所害於天下莫如楚,楚強則秦弱,楚弱則秦強,此其勢不兩立。”
釋義:秦國最引以為憂的莫過於楚國,楚國強盛則秦國削弱,楚國衰弱則秦國強大,楚、秦兩國勢不兩立。
2、勢均力敵
意思:是雙方力量相等,不分高低。
出處:《南史·劉穆之傳》:“力敵勢均,終相吞咀。”
釋義:雙方勢力相當,最終會互相吞食掉對方。
3、勢在必行
意思:是不能躲開或回避;從事情發展的趨勢看,必須采取行動。
出處:茅盾《子夜》:“光景是辦不到的,卻是保證全加倍壹說,勢在必行。”
釋義:光景是辦不到的,但保證全加倍這個說法,不能躲開或回避。
4、勢孤力薄
意思:指勢力孤單,力量薄弱;指人少馬微,不足以抗拒困境。
出處:曲波《林海雪原》第三十三章:“此刻他們的心忘掉了世界上的壹切,也根本不存在勢孤力薄的顧慮。 ”
釋義:此刻他們的心忘掉了世界上的壹切,也根本不存在勢力孤單,力量薄弱的顧慮。
5、勢成騎虎
意思:是騎在老虎背上,要下來不能下來。比喻事情中途遇到困難,但迫於形勢,想停止也停止不了。
出處:清·吳璿《飛龍全傳》:“那蘇鳳吉在前面見了郭兵如此勢大,心裏其實害怕,無奈勢成騎虎,只得勉強要去廝殺。”
釋義:那蘇鳳吉在前面看到了郭兵這樣氣勢大,內心裏其實害怕,無奈形勢如成人騎虎,只得勉強去廝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