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形容人逃竄的成語

形容人逃竄的成語

掉頭鼠竄 轉過頭來像老鼠壹樣逃竄。形容狼狽逃竄。

出處:明·許自昌《水滸記·縱騎》:“他怎肯網開三面漫相遮,教我掉頭鼠竄無寧貼。”

東奔西竄 跑到東,又竄到西。到處逃竄。同“東逃西竄”。

出處:《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二回:“錢塘縣派差去查過,果然那些狗東奔西竄,踐踏田禾。”

東奔西逃 跑到東,又逃到西。到處逃竄。同“東逃西竄”。

出處:曹禺《王昭君》第二幕:“他打過多少次敗仗,東奔西逃,最後決定了與漢家和好的大計。”

東逃西竄 竄:逃走、亂跑。逃到東,又竄到西。到處逃竄。

出處:《雙鳳亂鳴記》二十壹出:“亂紛紛東逃西竄,鬧哄哄兵荒馬亂。”

狐奔鼠竄 比喻非常狼狽的逃竄。

出處:宋書·《索虜傳》:“或有狐奔鼠竄,逃首北境,而輒便苞納,待之若舊,資其糧仗,縱為寇賊。”《英烈傳》第二十壹回:“諸部士卒,俱各狐奔鼠竄退去。”

狼奔鼠竄 狼群鼠輩到處流竄。形容人四處奔跑逃竄。

出處:明·沈鯨《雙珠記》第十四出:“忽聞訪察怕如雷,狼奔鼠竄,無由懺悔。”

狼奔兔脫 形容倉皇逃竄。

出處:《冷眼觀》第四回:“遠遠聽見吆喝之聲,由遠而近……眾人手忙腳亂,將桌上杯盤收拾幹凈,轉眼間,狼奔兔脫,如鳥獸散去。”

鳥駭鼠竄 形容驚恐逃竄。

鳥驚鼠竄 形容驚恐逃竄。同“鳥駭鼠竄”。

拋戈棄甲 丟掉武器,扔掉鎧甲。形容軍隊被打得狼狽逃竄的情形。

出處: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五十三回:“部下聽得,壹齊拋戈棄甲跪倒。”

捧頭鼠竄 抱著腦袋,象老鼠似地逃竄。形容倉皇逃跑的狼狽相。

出處:《漢書·蒯通傳》:“常山王奉(捧)頭鼠竄,以歸漢王。”

豕竄狼逋 狼狽逃竄的樣子。

梭天摸地 指上竄下跳。比喻到處逃竄。

出處:《醒世姻緣傳》第七六回:“素姐忘記了是猴,只道當真成了自己的老公,朝鞭暮撲,打得個猴精梭天摸地的著極。”

魚縣鳥竄 魚被釣,鳥逃竄。比喻或受制於人,或飄泊流離,處境十分險困。縣,通“懸”。

轍亂旂靡 形容軍隊潰敗逃竄。同“轍亂旗靡”。

轍亂旗靡 轍:車轍;靡:倒下。車轍錯亂,旗子倒下。形容軍隊潰敗逃竄。

出處:《左傳·莊公十年》:“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雉伏鼠竄 指恐懼地躲藏,驚慌地逃竄。

出處:明·李東陽《西北備邊事宜狀》:“朝廷命將出師,天威所至,雉伏鼠竄,無有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