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孔子晚年很愛讀《周易》,翻來覆去地讀,使穿連《周易》竹簡的皮條斷了好幾次(見於《史記·孔子世家》)。後來用“韋編三絕”形容讀書勤奮。
詳細解釋
1. 解釋:韋編:用熟牛皮繩把竹簡編聯起來;三:概數,表示多次;絕:斷。編連竹簡的皮繩斷了三次。比喻讀書勤奮。
2. 出自:《史記·孔子世家》:“讀《易》,韋編三絕。”
3. 示例:我們提倡~的讀書精神,更提倡學以致用,期待創新人才的大量湧現。
4.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含褒義。
二、破釜沈舟是講西楚霸王項羽的故事。
解釋:
《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項羽與秦兵打仗,領兵過河後就把鍋打破,把船鑿沈,表示不勝利不生還。後比喻下定決心徹底幹壹場,不達目的決不罷休。釜:鍋。舟:船。
詳細解釋
1. 解釋:比喻下決心不顧壹切地幹到底。
2.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壹還心。”
3. 示例:只要我們有~的決心,就能克服學習上的各種困難。
4.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狀語;形容做事的決心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