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可以用哪些生肖填寫下列成語?

可以用哪些生肖填寫下列成語?

1、塞翁失馬[sài wēng shī mǎ]

出處:《淮南子·人間訓》:“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故福之為禍,禍之為福,化不可極,深不可測也。”

釋義:塞:邊界險要之處;翁:老頭。比喻壹時雖然受到損失,也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處。也指壞事在壹定條件下可變為好事。

2、歧路亡羊[qí lù wáng yáng]

出處:《列子·說符》:“大道以多歧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

釋義:歧路:岔路;亡:丟失。因岔路太多無法追尋而丟失了羊。比喻事物復雜多變,沒有正確的方向就會誤入歧途。

3、牛頭馬面[niú tóu mǎ miàn]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壹:“釋迦是牛頭獄卒,祖師是馬面阿婆。”

釋義:迷信傳說中的兩個鬼卒,壹個頭象牛,壹個頭象馬。比喻各種醜惡的人。

4、汗牛充棟[hàn niú chōng dòng]

出處:唐·柳宗元《陸文通墓表》:“其為書,處則充棟宇,出則汗牛馬。”

釋義:棟:棟宇,屋子。書運輸時牛累得出汗,存放時可堆至屋頂。形容藏書非常多。

5、葉公好龍[yè gōng hào lóng]

出處:漢·劉向《新序·雜事》記載:葉公子高非常喜歡龍,器物上刻著龍,房屋上也畫著龍。真龍知道了,來到葉公家裏,把頭探進窗子。葉公壹見,嚇得拔腿就跑。

釋義:葉公:春秋時楚國貴族,名子高,封於葉(古邑名,今河南葉縣)。比喻口頭上說愛好某事物,實際上並不真愛好。

6、殺雞嚇猴[shā jī xià hóu]

出處: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壹章:“猜到皇上有殺雞嚇猴之意,心中七上八下,半天沒有做聲。”

釋義:殺雞給猴子看。比喻用懲罰壹個人的辦法來警告別的人。

7、杯弓蛇影[bēi gōng shé yǐng]

出處:漢·應劭《風俗通義·世間多有見怪》:“時北壁上有懸赤弩照於杯,形如蛇。宣畏惡之,然不敢不飲。”

釋義:將映在酒杯裏的弓影誤認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懼。

8、馬首是瞻:[mǎ shǒu shì zhān]

出處:《左傳·襄公十四年》:“雞鳴而駕,塞井夷竈,唯余馬首是瞻。”

釋義:瞻:往前或向上看。看著我馬頭的方向,決定進退。比喻追隨某人行動。

9、牛鬼蛇神[niú guǐ shé shén]

出處:唐·李賀《李賀集序》:“鯨吸鰲擲,牛鬼蛇神,不足為其虛荒誕幻也。”

釋義:牛頭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虛幻怪誕。後比喻社會上形形色色的壞人。

10、抱頭鼠竄[bào tóu shǔ cuàn]

出處:《漢書·蒯通傳》:“始常山王、成安君故相與為刎頸之交,及爭張黡、陳釋之事,常山王奉頭鼠竄,以歸漢王。”

釋義:抱著頭,象老鼠那樣驚慌逃跑。形容受到打擊後狼狽逃跑。

11、虎口拔牙[hǔ kǒu bá yá]

出處:金·馬鈺《玩丹砂·贈閻先生》:“猛虎口中敲玉齒,驪龍頷下奪神珠。”

釋義:從老虎嘴裏拔牙。比喻做十分危險的事情。

12、兔死狗烹[tù sǐ gǒu pēng]

出處:《史記·越王勾踐世家》:“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釋義:烹:燒煮。兔子死了,獵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給統治者效勞的人事成後被拋棄或殺掉。

13、為虎作倀[wèi hǔ zuò chāng]

出處:《太平廣記》卷四百三十:“倀鬼,被虎所食之人也,為虎前呵道耳。”宋·孫光憲《北夢瑣言逸文》卷四:“凡死於虎,溺於水之鬼號為倀,須得壹人代之。”

釋義:倀:倀鬼,古時傳說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後變成倀鬼,專門引誘人來給老虎吃。替老虎做倀鬼。比喻充當惡人的幫兇。

14、三人成虎[sān rén chéng hǔ]

出處:《戰國策·魏策二》:“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釋義:三個人謊報城市裏有老虎,聽的人就信以為真。比喻說的人多了,就能使人們把謠言當事實。

15、兔死狐悲[tù sǐ hú bēi]

出處:《宋史·李全傳》:“狐死兔泣,李氏滅,夏氏寧獨存?”元·無名氏《賺蒯通》第四折:“今日油烹蒯徹,正所謂兔死狐悲,芝焚蕙嘆。”

釋義:兔子死了,狐貍感到悲傷。比喻因同類的死亡而感到悲傷。

16、畫虎成狗[huà hǔ chéng gǒu]

出處:《後漢書·馬援傳》:“效季良不得,陷為天下輕薄子,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也。”

釋義:畫老虎不成,卻成了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倫不類。

17、馬革裹屍[mǎ gé guǒ shī]

出處:《後漢書·馬援傳》:“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何能臥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

釋義:馬革:馬皮。用馬皮把屍體裹起來。指英勇犧牲在戰場。

18、狗尾續貂[gǒu wěi xù diāo]

出處:《晉書·趙王倫傳》:“奴卒廝役亦加以爵位。每朝會,貂蟬盈坐,時人為之諺曰:‘貂不足,狗尾續。’”

釋義:續:連接。晉代皇帝的侍從官員用作帽子的裝飾。指封官太濫。亦比喻拿不好的東西補接在好的東西後面,前後兩部分非常不相稱。

19、雞零狗碎[jī líng gǒu suì]

出處:茅盾《雨天雜寫》:“則此壹特點不能不有壹佳名,故擬題曰:'雞零狗碎'雲爾。”

釋義:形容事物零碎細小,不成系統。

20、蠅營狗茍[yíng yíng gǒu gǒu]

出處:唐·韓愈《送窮文》:“蠅營狗茍,驅去復返。”

釋義:比喻為了追逐名利,不擇手段,像蒼蠅壹樣飛來飛去,像狗壹樣的不識羞恥。

21、味如雞肋[wèi rú jī lèi]

出處:《三國誌·魏誌·武帝紀》裴松之註引《九州春秋》曰:“夫雞肋,棄之如可惜,食之無所得,以比漢中,知王欲還也。”

釋義:雞肋:雞的肋骨,沒有肉,比喻無多大意味而又不忍舍棄的東西。比喻事情不做可惜,做起來沒有多大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