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戰國策·齊策四》:“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清靜貞正以自虞。”
包辦代替 指應該和有關的人壹起商量或壹起做的事,卻獨自辦理,不讓旁人參與。
出處: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二部二三:“媒婆真是包辦代替的老祖宗,可真是把人坑害死了。”
長歌當哭 長歌:長聲歌詠,也指寫詩;當:當作。用長聲歌詠或寫詩文來代替痛哭,借以抒發心中的悲憤。
出處:宋·郭茂倩《樂府詩集·雜曲歌辭·悲歌》:“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
除舊布新 布:安排,開展。清除舊的,建立新的。以新的代替舊的。
出處:《左傳·昭公十七年》:“彗,所以除舊布新也。”
除舊更新 清除舊的,建立新的。以新的代替舊的。
出處:《左傳·昭公十七年》:“彗,所以除舊布新也。”
撮土焚香 撮土:用手把土聚攏成堆。指舊時迷信的人在野外撮土代替香爐,燒香敬神。
出處: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十四回:“三藏……急忙撮土焚香,望東懇懇禮拜。”
改朝換代 舊的朝代為新的朝代所代替。
出處: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四章:“但是袁所提的其他五個條件,與改朝換代只有程度上的差別。”
改朝換姓 舊的朝代為新的朝代所代替。同“改朝換代”。
出處:孫中山《民權主義》第壹講:“中國歷代改朝換姓的時侯,兵權大的就爭王爭侯。”
李代桃僵 僵:枯死。李樹代替桃樹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愛護互相幫助。後轉用來比喻互相頂替或代人受過。
出處:古樂府詩《雞鳴》:“桃生露井上,李樹生桃旁。蟲來嚙桃根,李樹代桃僵。樹木深相待,兄弟還相忘。”
取而代之 指奪取別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現也指以某壹事物代替另壹事物。
出處:《史記·項羽本紀》:“秦始皇遊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繩樞甕牖 繩樞:用繩子系門,來代替轉軸。形容住房條件十分簡陋。多指貧窮人家。亦作“甕牖繩樞”。
天工人代 天的職責由人代替。
出處:《尚書·臯陶謨》:“無曠庶官,天工人其代之。”
新陳代謝 陳:陳舊的;代:替換;謝:雕謝,衰亡。指生物體不斷用新物質代替舊物質的過程。也指新事物不斷產生發展,代替舊的事物。
出處:毛澤東《矛盾論》:“世界上總是這樣以新的代替舊的,總是這樣新陳代謝、除舊布新或推陳出新的。”
新故代謝 指生物體不斷用新物質代替舊物質的過程。也指新事物不斷產生發展,代替舊的事物。同“新陳代謝”。
以暴易暴 以:用;易:改變,更換;暴:殘暴。用殘暴勢力代替殘暴勢力。指統治者換了,暴虐的統治沒有改變。
出處:《史記·伯夷列傳》:“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以耳代目 以:用;代:代替。拿眼睛當耳朵。指不親自去調查了解,光聽信別人說的。
出處:清·蒲松齡《聊齋誌異·司文郎》:“王具白請教之意。僧笑曰:‘是誰多口,無目何以論文?’王請以耳代目。”
以計代戰 用計謀來代替陣前的交戰。
以羊易牛 易:更換。用羊來替換牛。比喻用這個代替另壹個。
出處:《孟子·梁惠王上》:“王坐於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
越俎代庖 越:跨過;俎:古代祭祀時擺祭品的禮器;庖:廚師。主祭的人跨過禮器去代替廚師辦席。比喻超出自己業務範圍去處理別人所管的事。
出處:《莊子·逍遙遊》:“庖人雖不治庖,屍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糠菜半年糧 壹年之中有半年用糠和菜代替糧食。形容舊社會勞動人民的生活極其貧困。
長江後浪推前浪 比喻事物的不斷前進。多指新人新事代替舊人舊事。
出處:元·王子壹《誤入桃源》第二折:“水呵抵多少長江後浪推前浪,花呵早則壹片西飛壹片東,歲月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