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狂風怒號
解釋:怒:憤怒,發怒;號:號叫。大風刮得像發怒壹樣號叫。
出自: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八月裏秋深,狂風怒號,狂風卷走了我屋頂上好幾層茅草。
示例:天氣變化無常,壹會兒是晴空萬裏,壹會兒是狂風怒號。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指大風刮得像發怒壹樣號叫
近義詞狂風暴雨、狂風驟雨
反義詞風平浪靜
二、狂風暴雨
解釋:指大風大雨。亦比喻猛烈的聲勢或處境險惡。
出自:卻遇了壹陣狂風暴雨。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形容天氣、處境等
近義詞風狂雨驟、雨霾風障、劈頭蓋臉、狂風怒號、狂風驟雨、大雨傾盆、狂風惡浪、暴風驟雨、暴雨傾盆、風雨如磐
反義詞風調雨順、和風細雨、斜風細雨
三、暴風驟雨
解釋:暴、驟:急速,突然。又猛又急的大風雨。比喻聲勢浩大,發展急速而猛烈。
出自:有雌雄二鳥,原在壹處同飛,忽被暴風驟雨驚散。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六十九回
語法:聯合式;作主語、賓語;形容迅疾而猛烈的風雨或群眾運動
近義詞風狂雨驟、驟風暴雨、暴風疾雨、狂風暴雨、急風驟雨、急風暴雨、風雨如磐
反義詞雨順風調、和風細雨、斜風細雨、壹帆順風、東風化雨、壹帆風順
四、風卷殘雲
解釋:大風把殘雲卷走。比喻壹下子把殘存的東西壹掃而光。
出自:叫壹聲“請!”壹齊舉箸,卻如風卷殘雲壹般,早去了壹半。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回
語法:主謂式;作賓語、定語、狀語;比喻將殘存的東西掃蕩幹凈
近義詞橫掃千軍、狼吞虎咽
五、飛沙走石
解釋:沙土飛揚,石塊滾動。形容風勢狂暴。
出自:擅長用飛沙走石傷人。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二十八回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分句;形容風勢迅猛
近義詞飛砂走石、飛砂轉石、落土飛巖、天昏地暗
反義詞風和日麗、春光明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