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無拘無束
發音: wú jū wú shù ?
釋義: 拘、束:限制、約束。形容自由自在,沒有牽掛。 ?
出處: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二回:“逐日家無拘無束,自在逍遙此壹長生之美。” ?
示例: 他放開韁繩,任由棗紅馬~和馳騁。
成語 自由自在
發音: zì yóu zì zài
釋義: 形容沒有約束,十分安閑隨意。
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三:“問:‘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師曰:‘自由自在。’曰:‘見後如何?’師曰:‘自由自在。’”
示例: 看那些交了卷出去的人真象~的仙人。(葉聖陶《馬鈴瓜》)
成語 悠然自得
發音: yōu rán zì dé ?
釋義: 悠然:閑適的樣子;自得:內心得意舒適。形容悠閑而舒適。 ?
出處: 唐·房玄齡等《晉書·苻堅載記·附王猛》:“自不參其神契,略不與交通,是以浮華之士鹹輕而笑之。猛悠然自得,不以屑懷。”
示例: 荒涼的甲板上,只有~的水手們。(華而實《漢衣冠》八)
成語 安閑自在
發音: ān xián zì zài
釋義: 安靜清閑,自由自在。形容清閑無事。
出處: 明·李贄《焚書·預約·早晚禮儀》:“有問乃答,不問即默,安閑自在,從容應付,不敢慢之,不可敬之。”
示例: 賢契們不必介懷,只恐朝廷放不下我;若能休致,老夫倒得個~。(清·錢彩《說嶽全傳》第十三回
成語 優哉遊哉
發音: yōu zāi yóu zāi
釋義: 指生活悠閑自在。
出處: 《詩經·小雅·采菽》:“優哉遊哉,亦是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