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斃成語有束手待斃、坐以待斃、,坐待殄斃、斂手待斃等。
待斃成語解釋:奄奄待斃奄奄呼吸微弱的樣子。形容已臨近死亡。明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八十七回惠王親往問疾,見痤病勢已重,奄奄壹息。坐以待斃坐著等死。形容在極端困難中,不積極想辦法找出路。三國蜀諸葛亮後出師表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束手待斃斃死。捆起手來等死。比喻遇到困難不積極想辦法,坐著等失敗。
待斃的起源: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回兵臨城下,將至壕邊,豈可束手待斃安坐待斃坐著等死。指不積極想辦法,坐等滅亡。明李贄焚書復鄧鼎石惟是世人無才無術,或有才術矣,又恐利害及身,百般趨避,故亦遂因循不理,安坐坐而待斃坐著等死。比喻遭遇危難而不采取積極的坐著等死措施。語出三國蜀諸葛亮後出師表然不伐賊,王業亦亡。
待斃的例句:
1、大醫院不肯收治的病人可能存在這樣的心理其坐以待斃不如死馬當作活馬醫到神醫那裏去碰碰運氣。
2、國恨家仇滿襟懷,伍子胥可不願坐以待斃。
3、即使我的行動不會帶來快樂與成功,但是動而失敗總比坐而待斃好。
4、在這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鬼地方我們只能守株待兔坐以待斃等候過往的車輛救濟了。
5、與其坐以待斃還不如慢鳥先飛,事先做好準備。
6、也不知道自己上了山之後,該從哪下山才對。不過啊如果不下山的話,就無法知道自己的下壹座山了。想坐以待斃的話,等到那之後也無所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