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裏的成語故事有:朝三暮四、鵬程萬裏、東施效顰、井底之蛙、相濡以沫等。
壹、朝三暮四
1、成語解釋:聰明的人善用手段,愚笨的人不善於辨別事情,後來比喻辦事反復無常,經常變卦。
2、成語出處:《莊子·齊物論》:“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亦因是也。”
3、白話釋義:養猴人給猴子分橡子,說:“早上分給三升,晚上分給四升”。猴子們聽了非常憤怒。養猴人便改口說 ? :“那麽就早上四升晚上三升吧。”猴子們聽了都高興起來。
二、鵬程萬裏
1、成語解釋:相傳鵬鳥能飛萬裏路程,這個成語比喻前程遠大。
2、成語出處:《莊子·逍遙遊》:“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裏,摶扶搖而上者九萬裏。”
3、白話釋義:鵬鳥遷徙時,翅膀拍擊水面激起三千裏的波濤,鵬鳥奮起而飛,旋轉扶搖而上直沖九萬裏高空。
三、東施效顰
1、成語解釋:壹味的去模仿別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結果只會適得其反。
2、成語出處:《莊子·天運》:“故西施病心而矉其裏,其裏之醜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矉其裏。其裏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絜妻子而去之走。”
3、白話釋義:從前西施心口疼痛而皺著眉頭在鄰裏間行走,鄰裏的壹個醜女人看見了認為皺著眉頭很美,回去後也在鄰裏間捂著胸口皺著眉頭。鄰裏的有錢人看見了,緊閉家門而不出;貧窮的人看見了,帶著妻兒子女遠遠地跑開了。
四、井底之蛙
1、成語解釋:比喻見識短淺,卻又妄自尊大。
2、成語出處:《莊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
3、白話釋義:井裏的蛤蟆妳和它講海多大講不通,因為它被狹小的生活環境所局限。
五、相濡以沫
1、成語解釋:比喻同在困難的處境裏,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幫助。
2、成語出處:《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 ”
3、白話釋義:泉水幹涸後,兩條魚未及時離開,終受困於陸地的小窪,兩條魚朝夕相處,動彈不得,互相以口沫滋潤對方,忍受著對方的吹氣,忍受著壹轉身便擦到各自身體的痛楚。此時,兩條魚便不禁緬懷昔日在江河湖水裏各自獨享自由自在快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