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形容擔當的成語

形容擔當的成語

不勝其任 勝:能擔當。沒有能力擔當那項重任。

出處:《周易·系辭下》:“《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兇。’言不勝其任也。”

大器晚成 大器:比喻大才。指能擔當重任的人物要經過長期的鍛煉,所以成就較晚。也用做對長期不得誌的人的安慰話。

出處:《老子》四十二章:“大方無隅,大器晚成。”

砥柱中流 就象屹立在黃河急流中的砥柱山壹樣。比喻堅強獨立的人能在動蕩艱難的環境中起支柱作用。

出處:《晏子春秋·內篇諫下》:“吾嘗從君濟於河,黿銜左驂,以入砥柱之中流。”

棟梁之才 比喻能擔當大事的人才。

棟梁之材 棟:脊檁,正梁。能做房屋大梁的木材。比喻能擔當國家重任的人才。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庾子嵩目和嶠,森森如千丈松,雖磊砢有節目,施之大廈,有棟梁之用。”

瑚璉之器 瑚璉:古代祭祀時盛黍稷的尊貴器械皿,夏朝叫“瑚”殷朝叫“璉”。比喻人特別有才能,可以擔當大任。

出處:《論語·公冶長》:“子貢問日:‘賜也何如?’子日:‘女器也’。日:‘何器也?’日:‘瑚瑚也。’”

力不勝任 勝任:能擔當得起。能力擔當不了。

出處:《周易·系辭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任勞任怨 任:擔當,經受。不怕吃苦,也不怕招怨。

出處:漢·桓寬《鹽鐵論·刺權》:“夫食萬人之力者,蒙其憂,任其怨勞。”《漢書·石顯傳》:“誠不能以壹軀稱快萬眾,任天下之怨。”

任怨任勞 任:擔當,經受。不怕招怨,也不怕吃苦。同“任勞任怨”。

出處:漢·桓寬《鹽鐵論·刺權》:“夫食萬人之力者,蒙其憂,任其怨勞。”《漢書·石顯傳》:“誠不能以壹軀稱快萬眾,任天下之怨。”

舍我其誰 舍:除了。除了我還有哪壹個?形容人敢於擔當,遇有該做的事,決不退讓。

出處:《孟子·公孫醜下》:“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

勝任愉快 勝任:能力足以擔任。指有能力擔當某項任務或工作,而且能很好地完成。

出處:《史記·酷吏列傳》:“當是之時,吏治若救火揚沸,非武健嚴酷,惡能勝其任而愉快乎?”

同甘***苦 甘:甜。***同享受幸福,***同擔當艱苦。

出處:《戰國策·燕策壹》:“燕王吊死問生,與百姓同其甘苦。”

壹柱承天 比喻人能擔當天下重任。同“壹柱擎天”。

出處:元·袁桷《李士弘枯木風竹圖》詩:“西山古淵人莫測,壹柱承天萬牛力。”

壹柱擎天 擎:托起。壹根柱托住天。比喻人能擔當天下重任。

出處:唐·張固《獨秀山》詩:“會得乾坤融結意,擎天壹柱在南州。”《唐·大詔令集·賜陳敬瑄鐵券文》:“卿五山鎮地,壹柱擎天;氣壓乾坤,量含宇宙。”

以荷析薪 原指父親劈柴,兒子不能承受擔當。後比喻繼承父業。

出處:《左傳·昭公七年》:“古人有言曰:‘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負荷。’”

玉柱擎天 指棟梁之材可任天下大事。

出處:明·高明《琵琶記·新進士宴杏園》:“乾坤正,看玉柱擎天又何用?”

中流底柱 比喻堅強而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體。同“中流砥柱”。

出處:宋·朱熹《與陳侍郎書》:“而二公在朝,天下望之,屹立若中流之底柱,有所恃而不恐。”

中流砥柱 就象屹立在黃河急流中的砥柱山壹樣。比喻堅強獨立的人能在動蕩艱難的環境中起支柱作用。

出處:《晏子春秋·內篇諫下》:“吾嘗從君濟於河,黿銜左驂,以入砥柱之中流。”

吃不了兜著走 比喻受不了或擔當不起。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三回:“不可拿進園去,叫人知道了,我就‘吃不了兜著走’了。”

江海不逆小流 江海的浩瀚,是能容納細流的緣故。比喻人氣度大才能擔當大事。

出處:漢·劉向《說苑·尊賢》:“太山不辭壤石,江海不逆小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