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龍混雜,混混沌沌,混淆視聽,混沌是非,魚目混珠。
魚龍混雜?[ yú lóng hùn zá ]
釋義:比喻壞人和好人混在壹起。
出處:唐·張誌和《和漁夫詞》十三:“風攪長空浪攪風;魚龍混雜壹川中。”
混混沌沌?[ hùn hùn dùn dùn ]
釋義:迷糊不清的樣子,模糊壹片,不分明。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53回:“仍然不知稼穡艱難,混混沌沌的過日子。”
混淆視聽?[ hùn xiáo shì tīng ]
釋義:用假象或謊言讓旁人分辨不清是非。
出處:郭沫若《洪波曲》第九章:“最惡毒的是從革命陣營內部來作惡……顯示出壹種極左的面貌;來擾亂陣容;混淆視聽。”
淆混是非?[ xiáo hùn shì fēi ]
釋義:故意把正確的說成錯誤的,把錯誤的說成正確的,制造混亂,使是非不清。
出處:清·陶曾佑《論文學之勢力及其關系》:“錮蔽見聞,淆混是非。”
魚目混珠?[ yú mù hùn zhū ]
釋義:拿魚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
出處:晉·盧諶《贈劉琨》:“夜光報於魚目。”李善註引《雒書》鄭玄註:“魚目亂真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