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山嶽, 不辭寸土, 故能成其偉岸;江河, 不辭細涓, 故能成其深廣;請解釋這句的詳細意思 謝謝

山嶽, 不辭寸土, 故能成其偉岸;江河, 不辭細涓, 故能成其深廣;請解釋這句的詳細意思 謝謝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這段話出自秦國丞相李斯的《諫逐客書》。

言內之意是說,泰山之所以有這樣的高度,正是因為不拒絕渺小的土壤,堆砌而成才能形成如今的成就。江河之所以有這樣的深度,正是因為不拒絕細微的溪流,匯流而成才能形成如今的規模。

言外之意,是奉勸秦王不能把六國的人才驅逐出秦國。秦王也正是因為沒有驅逐出這些個體力量看起來比較微弱的人,匯集了這些人的力量,最後才統壹了天下而成為“千古壹帝。”

這句成語出自《史記?李斯列傳》。李斯他是楚國人,他看到秦國的實力雄厚,有可能吞並天下,他就來到了秦國。

李斯呢,他先投靠在秦國承相的門下,由於巧舌善辯,被秦王政,也就是後來的秦始皇看中,任命為客卿。客卿呢,就是外來的官員。

這個時候啊,韓國給秦國派來了壹個姓鄭的水工。水工呢,用今天的話來說就好比是壹位水利工程師。他給秦國出了個主意,讓秦國開鑿壹條巨大的渠,也就像是運河呀。引這個涇河的水來灌溉農田。其實這是個計謀,就是用浩大的工種來耗費秦國的實力,讓他沒有力量再打韓國。

開工之後呢,秦王發現了這是個計謀,很生氣,要殺這個姓鄭的水工。同時這件事呢,也引起了秦國原來的這些大臣對客卿的不滿,請求秦王下逐客令。也就是把這些客卿給趕走。那麽李斯呢,也在被逐之列。

這個時候,李斯上書秦王,勸諫秦王,他說用人呢,不能只用秦國的人,要廣泛地網羅人才,這是符合秦國利益的。他還引用了當時的壹段俗話,那就是: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他用這個泰山為什麽能大呀,河海為什麽能深呢,用這個道理來勸秦王不要下逐客令。秦王接受了李斯的建議,廢除了逐客令,進而重用李斯。

李斯輔佐朝政二十多年間,秦王吞並六國,統壹天下,自稱始皇帝。李斯也升為承相。他又提出了許多改革的措施,使秦國富強。至今,泰山還保存著李斯撰寫的秦始皇封禪泰山的部分碑文,李斯小篆對於漢字演變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不拘壹格用人才,咱們用人呢,不能只對本鄉本土親戚朋友才信任,應該是五湖四海,所以這句成語在今天仍然有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