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翻地覆的覆的意思是翻過來。
1.歷史典故
天翻地覆壹詞最早出自《莊子》中的壹則寓言故事:“天地悠悠,萬物生兮,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兮,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覽揆余初度兮。”
這段文字原本是在形容人類歷史的起源,但後來由於“天地悠悠,萬物生兮”和“帝高陽之苗裔兮”之間相隔很遠,所以就被解釋為描述了壹個“天翻地覆”的場面。
2.用法解析
天翻地覆在現代漢語中,多用來形容非常劇烈的變革過程,“覆天倒地”、“變天換地”的感覺。例如:“經過多年發展,這個行業已經開始天翻地覆了。”
3.拓展知識
除了“天翻地覆”,還有許多與“覆”相關的成語或俗語,例如:“翻雲覆雨”、“雞飛狗跳”、“翻箱倒櫃”等,都是用來形容巨大變化或者是混亂狀態的詞語。
總之,“天翻地覆”是壹種形容極其巨大變化的成語,在現代漢語中被廣泛使用。對於學習漢語的人來說,了解成語的起源和用法有助於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漢語。
覆是壹個漢語漢字,讀音fù,是形聲字。本義為翻轉,傾覆。引申出覆蓋,《說文》“覆,(傾覆)也,壹曰蓋。”再引申出覆滅、覆翼、覆庇、覆勘、覆函等。形聲字。《說文》:“覆,覂也。壹曰蓋也。從襾,復聲。”本義是翻轉。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沐則心覆,心覆圖反。”《荀子·王制》:“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引申有顛覆、滅亡、覆蓋等意義。還通假為“剡”,有銳利、深入的意思,這時讀為yǎn。
出自《唐韻》芳福切《集韻》《韻會》芳六切,?音蝮。《玉篇》反覆也。《詩·小雅》不懲其心,覆怨是正。《禮·月令》季春,命舟牧覆舟,五覆五反,乃告舟備具於天子。
又倒也。《易·鼎卦》鼎折足,覆公餗。《書·胤征》顚覆厥德。又敗也。《中庸》傾者覆之。《綱目集覽》覆,軍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