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印章有哪些使用方法及種類

印章有哪些使用方法及種類

印章,用作印於文件上表示鑒定或簽署的文具,壹般印章都會先沾上顏料再印上,不沾顏料、印上平面後會呈現凹凸的稱為鋼印,有些是印於蠟或火漆上、信封上的蠟印。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印章的用法。

印章的使用 方法

 書畫上落款蓋印,印比字大不可以。大幅蓋大印,小幅蓋小印,理所當然。

  國畫 直幅落款字下蓋印,直下底角,不可再蓋壓角閑章。如右上落款,左下角可蓋閑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蓋閑章。如上款字印接近下角,閑章就不需蓋了。

 國畫棋幅落款,左右兩頭角邊,不可蓋閑章。右上落款,左下角可蓋方形閑章,左下落款,右下角可蓋方形閑章。此處如不需要蓋閑章,而勉強蓋上,反而弄巧成拙。

 長方形,圓形,長圓形閑章,爾不可蓋在下角方形壓角閑章處之地位。 方形閑章,不可蓋在書畫上端空白處,否則,就喧賓奪主了。

 國畫直幅落款,字行末行末字,與他行字長短,不可整齊,蓋印亦如此。

 蓋二印,壹方形,壹圓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蓋二印,壹大壹小,不可匹配。同樣大小可匹配。

 蓋二印,壹長方形,壹橢圓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落款蓋印之下,不可再題字,印章上下有字掣肘,就失去自然現象。

 已經落款蓋印字畫,款後不可再落上款贈人,否則,就失敬了。

 花頭,鳥尾,樹枝,山頂上,不可落款蓋印。這是畫家最起碼的常識,不可不懂。

 匠刻印章,不可用於書畫上,需用藝術篆刻家,所刻石章最佳。

 普通印泥,不適用於書畫上,要用八寶印泥。

 蓋二印,距離不可太遠太近,相隔壹個印距離正好。

 蓋二印,印文,章法,刀法各異,不可匹配。要用相同刀法所刻印章。

 畫上不可題打油詩,壹來識者奚落,二來作品就貶為低俗。

 上款上端不可蓋閑章,壓在人名頭上,人家很忌諱。壹來失禮,二來破壞了畫面。

 蓋壓角閑章,不可太小,宣紙四開,用方形石印,大約三公分,比較適中。

 蓋壓角閑章,不可蓋二方上,壹方正好。印與邊距離約壹。五公分為適中。

 落款字下不蓋印,而偏要蓋在款字左右,脫離字行,而成畫外物,特殊情形例外。

 書畫上,不可蓋上劈頭大印,即成巨印炸彈,毀滅了美麗的畫面,令人看了很恐怖。

 小畫不可題大字,大畫不可題小字。小空不可題字多,大空不可題字少。

 書畫上姓名印,不可連蓋三印以上,應蓋二印,或壹印妥當。

 書畫上下左右,不可任意蓋印。蓋多不當,不如少蓋,印章印泥不佳,倒不如不蓋好。

 蓋二印,不可東倒西歪,如何蓋法,用力輕重,印章印泥保養,壹切要潛心研究,是不可忽視的問題。

 畫上不可題上粗俗字題,致影響畫面美感,就未能免俗了。

 書法四聯首幅,右上可蓋印首小長形章,其餘不可蓋,如統統蓋上,行氣就破壞了。

印章的歷史及種類

 1.戰國古璽

 古璽是先秦印章的通稱。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印章大多是戰國古璽。這些古璽的許多文字,現在我們還不認識。朱文古璽大都配上寬邊。印文筆畫細如毫發,都出於鑄造。白文古璽大多加邊欄,或在中間加壹豎界格,文字有鑄有鑿。官璽的印文內容有?司馬?、?司徒?等名稱外,還有各種不規則的形狀,內容還刻有吉語和生動的物圖案。

 2.秦印

 秦印指的是戰國末期到西漢初流行的印章,使用的文字叫秦篆。看其書體和秦漢量,秦石刻等文字極相近,所有較戰國古文容易認識。秦印多為白文鑿印,印面常有"田"字格,以正方為多,低級職官使用的官印大小約為壹般正方官印的壹半,呈長方形,作?日?字格,稱?半通印?。私印壹般也喜作長方形,此外還有圓和橢圓的形式,內容除官名、姓名、吉語外還有?敬事?、?相想得誌?、?和眾?等格言 成語 入印。

 3.漢官印

 廣義地說是漢至魏晉時期的官印的統稱。印文與秦篆相比,更為整齊,結體平直方正,風格雄渾典重。西漢末手工業甚為發達,所以新莽時代,(?新?為王莽的朝代名)的官印尤為精美生動,漢代的印章藝術登峰造極,因而成為後世篆刻家學習的典範。兩漢官印以白文為多,皆為鑄造。只有少數軍中急用和給兄弟民族的官印鑿而不鑄,這在後面還要介紹。

 4.漢私印

 漢私印即為漢代的私人用印,是古印中數量最多、形式最為豐富的壹類。不僅形狀各異,朱白皆備,更有朱白合為壹印,或加四靈等圖案作為裝飾的,進而有多面印、套印(子母印)、帶鉤印等。印文除了姓名之外,往往還加上吉語、籍貫、表字以及?之印?、?私印?、?信印?等輔助文字,鈕制極為多樣,充分顯示了漢代工匠的巧思。兩漢私印仍以白文為多,西漢以鑿印為主,東漢則有鑄有鑿。

 5.將軍印

 將軍印也是漢官印中的壹種。這些印章往往是在行軍中急於臨時任命,而在倉促之間以刀在印面上刻鑿成的,所又稱"急就章"。將軍印風格獨特,天趣橫生,對後的藝術風格有很大影響。漢代的將軍用印,普通都不稱"印"而叫做"章",這是軍印的壹大特點。

 6.漢玉印

 兩漢玉印在古印中是十分珍貴稀少的壹類。"佩玉"在古代也是名公貴卿和士大夫的壹種高雅風尚。壹般玉印制作精良、章法嚴謹、筆勢圓轉,粗看筆畫平方正直,卻全無板滯之意。由於玉質堅硬,不易受刀,也就產生了特殊的篆刻技法,即所謂的"平刀直下"的"切刀法"。又由於玉質的不易腐蝕受損,使傳世下印得以比較好地保留了它的本來面目。

 7.魏晉南北朝印

 魏晉的官私印形式和鈕制都沿襲漢代,但鑄造上不及漢印精美。傳世的給兄弟民族的官印,文字較多,用刀如刻如鑿,書法風格表現為舒放自然,從而成為壹個時期篆刻風格的代表。南北朝各國傳世印章不多,官印尺寸稍大,文字鑿款比較草率,官印未見鑄印。

 8.朱白文印

 朱白文相間的印式在漢印中很見巧思,據說起自東漢。它的方式極為多樣,朱白文字的位置安排及字數均可靈活變化不受局限。這裏例舉的數印就可見壹斑。朱白的原則大致根據筆畫多少而定,朱文大多筆畫多少而定,朱文大多筆畫較少,白文則相反,從而達到朱如白,白如朱的和諧效果,這類印大多工穩的私印,未見用於官印。

 9.字母印

 子母印又稱?璽印?,起於東漢,盛行於魏晉六朝,是大小兩方或三方印套合而成的印章。人印腹空,可以合宜地套進壹方或二方小印,形成母懷子的形狀。也有套進壹方兩印(如右欄?郭意?印)成壹組三方的。在壹方印章的體積中,兼備了幾方印的使用價值,古代印匠的工藝水平由此見。

 10.六面印

 傳世六面印實物較少。這種呈?凸?字形的印章,上面的印鼻有孔,可以穿帶而佩,鼻端作壹小印,連同其余五個印面故稱六面印。傳世六面印的壹種典型風格為帶邊白文,每字為壹行,密上疏下,印文豎筆多引長下垂,末端尖細,猶如懸針,所以有?懸針篆?的俗名。這種風格雖然尚有筆意舒展、疏密相映的好處,但很容易流於庸俗,遠不及漢印的相茂,故歷來篆刻家只偶壹為之。

 11.繆篆印(附鳥蟲書)

 傳世六面印實物較少。這種呈"凸"字形的印章,上面的印鼻有孔,可以穿帶而佩,鼻端作壹小印,連同其余五個印面故稱六面印。傳世六面印的壹種典型風格為帶邊白文,每字為壹行,密上疏下,印文豎筆多引長下垂,末端尖細,猶如懸針,所以有?懸針篆?的俗名。這種風格雖然尚有筆意舒展、疏密相映的好處,但很容易流於庸俗,遠不及漢印的相茂,故歷來篆刻家只偶壹為之。

 12.雜形璽

 戰國以來的印章中,雜形璽也是甚為別致的壹類。其式樣沒有定例,大小從數寸至數分不等,變化極為豐富,除了方圓長寬更有凹凸形印、方、圓、三角合印,二圓三圓聯珠,以及三葉分展狀等,朱白都有,不勝枚舉。雜形璽因其獨特的諧趣與官印的莊嚴、沈著的要求不同,故只用於私印。

 13.圖案印

 圖畫入印自戰國到漢魏都有,以漢代為最多。又稱肖形印或象形印。形式多樣,簡練生動,除了人物、鳥獸、車騎、吉羊、魚雁等圖案外,常見以吉羊的四靈(?龍、虎、雀、(鳳、龜)入印的,這類印又稱為"四靈印"。

 14.成語印

 成語印自戰國開始就有,使用的格言、成語達百余種。如"正行"、"敬事"、"日利"、"日入千萬"、"出入大吉"等,成語字數不等,自壹、二字始,多達二十字,其用途除了表示吉祥之外,也有為死者殉葬之用。

 15.花押印

 花押印又稱"押字",興於宋,盛於元,故又稱"元押"。元押多為長方,壹般上刻楷書姓氏,下刻八思巴文或花押。從實用意義上說歷代印章大都有防奸辨偽的作用,作為個人任意書寫,變化出來的"押字"(有些已不是壹種文字,只作為個人專用記號),自然就更難以摹仿而達到防偽的效果,因而這種押字壹直沿用到明清時代。

 16.封泥

 封泥又叫做"泥封",它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遺跡──蓋有古代印章的幹燥堅硬的泥團──保留下來的珍貴實物。由於原印是陰文,鈐在泥上便成了陽文,其邊為泥面,所以形成四周不等的寬邊。封泥的使用自戰國直至漢魏,直到晉以後紙張、絹帛逐漸代替了竹木簡書信的來往,才有可能不使用封泥。後世的篆刻家從這些珍貴的封泥拓片中得到借鑒,用以入印,從而擴大了篆刻藝術取法的範圍。基本訓練與創作

 17.鈕制

 古代的璽印大多有鈕、以使在鈕上穿孔系綬,系在腰帶上,這就是古代的"佩印"方式。自漢代開始,以龜、駝、馬等印鈕來分別帝王百官。例如高級官史使用龜鈕、駝鈕、蛇鈕則是漢魏晉時授與兄弟民族等官印常見的鈕制。歷代鈕制形式為豐富,其中以壇鈕、鼻鈕、復鬥鈕為最常見,現將部分鈕制列舉於右,以見壹斑。

 18.隋唐以來的官印

 官印到了隋唐時代,印面開始加大。隨著紙的普遍應用,朱文逐漸替了白文。許多官印印背上開始有年號鑿款。在文字上隋印多用小篆,並開始運用屈曲的"九疊文"入印(古代的"九"為數的終極,故有此名,並不壹定要九疊,?可以 隨筆 畫的繁簡而變化)以便填滿印面。唐宋時代開始以隸楷入印,清代官印滿文,?漢文兩體兼用,同刻於壹印之中。無明清代各代農民政權留下的官印,也是值得我們珍視的革命文物。

 19.宋元圓朱文印

 魏晉以來,紙帛逐漸代替竹木簡劄,到了隋唐,印章的使用已直接用印色鈐蓋於紙帛,到文人畫全盛時期的元代,由文人篆寫,印工攜刻的印章已詩文書畫合為壹體,起到了鮮艷的點級作用,為書畫所喜愛。在這個階段,首先是宋未無初的書畫家趙孟頫對篆刻藝術人力提倡,由於書法上受李陽冰篆書的影響,印文筆勢流暢,圓轉流麗,產生了壹種風格獨特的印章壹"圓朱文"的印,為後世的篆刻家所取法。

 20.兄弟民族文字的印章

 宋以來的兄弟民族在漢民族 文化 的影響下,曾依據漢字書法創造了本民族文字,並把他們的文字仿效漢字篆體用於官印,傳也較少,所見的印文有金國(女真)書和元代八思巴文及西夏文篆書,其中有許多文字還不認識。

 21.今體字印章

 在漢字書法中,篆書由於具備很強的裝飾性成為印章藝術的主體至今不衰。但秦漢以後,隨著書體的演變篆書已不是印章使用的唯壹的書體。除了唐宋的隸楷印章和元代的押字,在魏晉時代就出現了隸楷入印的先例。清以來的篆刻家亦好嘗試以今體(隸、楷、行草)入印,其中不乏佳作。由此使我們認識到,印章藝術的體現並不限於某壹書體的使用,關鍵在於章法、書法、刀法的高度運用能力。

 22.收集印、齋館印、閑章

 印章發展到了唐宋兩代,作為欣賞藝術的壹支日益發展。用以 收藏 、鑒賞、校訂的專用印記開始出現。鈐之於書畫藏品,種類繁多。"齋館印"是以文人書房、住室的雅稱刻制的印章,如"樓、閣、館、巢、院、齋、軒、堂"不勝枚舉,其實許多有名無實的(文征明就說過,他的書屋大都是建築在印章上的)只不過是知識分子思想性靈的表現方式罷了。閑章源出古代吉語印,這些以詩文、成語、 名言 、俗諺入印的作品,進壹步使篆刻由以往單純的鐫刻官職,名號的實用藝術,發展成為獨立的具有文學含義的欣賞藝術、與詩文書畫交相輝映。

印章的主要設計

 印章作為藝術品,其價值壹般表現在兩個方面,壹是其外形設計,也就是印鈕的設計、鑄造技藝及後期更高層次的深加工技藝。二是印面文字的書法和鐫刻藝術。

 印鈕的設計最初以實用為主,用於穿綬帶系於腰間,如瓦鈕、鼻鈕等。現將我國古代的主要印鈕形態分列如下:

 鼻鈕:這是我國古代早期印章最多見的印鈕,因孔小如鼻而得名。先秦的官印、私印均大量采用這種形式,漢代以後的官印鼻鈕變大,故又稱之為瓦鈕、橋鈕。

 龜鈕:龜鈕也是官印中最常見的鈕制。龜與蛇結合稱之為玄武,玄武是人格神,演化成赫赫有名的真武大地。此外,龜與貴同音,是長壽吉祥的象征。

 蛇鈕:蛇鈕不多見,但頒給滇王的印章采用蛇鈕。

 羊鈕、馬鈕、兔鈕有頒發給其他民族首領的記載。

 此外,鹿鈕、羆鈕、魚鈕等神獸鈕也見於歷史記載及出土文物中。特別值得壹提的是螭鈕,又稱螭虎鈕,皇帝及皇後璽均用此鈕。螭為龍的壹種,明清時皇帝印璽均采用螭為鈕的造型。

 由於印章在官方、民間的大量、廣泛的使用,印材的多樣化,為印鈕的設計、制作創造了更加寬廣的空間,所以,到了清末民國年間,印章的藝術得到了空前的繁榮。印鈕的設計也突破了上述的鈕制,各種生肖魚蟲,人物花鳥也盡現於鈕的設計中,在這種形式下,銅印章作為我國幾千年沿襲下來的印材,在與明末清初出現的石制印材競爭中,不僅沒有衰落,反而有大量銅印章精品面市,並流傳後世,據北京市印章前輩回憶,民國時期銅印章牢牢占據著北京市場的七、八成。有數家著名的銅印章作坊,齊聚了能工巧匠,集皇家工藝之精華,日夜煙火不熄,為北京印章市場提供了充足的貨源,小到學徒領薪的銅戳子,大到清室皇親國戚、文人墨客、收藏家掌上把玩的絕世精品。

 銅印材較之 其它 印材,如石、木、牛角、象牙、有機玻璃等,優點是堅久耐用,傳世性強,藝術表現的形式豐富,適宜加工。銅印材顏色莊重,它可以比上述印材表現更細致、鏤空等,配合錯金、錯銀、鎏金、鏨制等表面深加工技術,銅印章可以更高層次地表現皇家的永恒、持久、莊重、高貴的氣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