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形容人不敢說話的成語有哪些?

形容人不敢說話的成語有哪些?

壹、咋舌不下

1.解釋:咋舌:咬舌或忍住不言。形容不敢說話或說不出話來,極度悔恨或畏縮。?

2.拼音:zhà shé bù xià

3.出處:範曄《後漢書·馬援傳》:“豈有知其無成,而但萎腲咋舌,叉手從族乎?”

4.譯文:哪有知道他不會成功,而只是畏縮不敢說話,束手聽從安排的道理呢?

二、有口難言

1.解釋:言:說。雖然有嘴,但話難以說出口。指有話不便說出或不敢說出。

2.拼音:yǒu kǒu nán yán

3.出處:宋·蘇軾《醉睡者》詩:“有道難行不如醉,有口難言不如睡。”

4.譯文:有路但是難以行走不如喝醉,有嘴但是說不出話不如入睡。

三、忍氣吞聲

1.解釋:指受了氣勉強忍耐,有話不敢說出來。

2.拼音:rěn qì tūn shēng

3.出處:元·楊顯之《瀟湘雨》第四折:“從今後忍氣吞聲,再不敢嚎啕痛哭。”

4.譯文:從今往後忍耐不出聲,再也不敢嚎啕大哭。

四、有口難開

1.解釋:有話不便開口說或不敢說

2.拼音:yǒu kǒu nán kāi

3.出處: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31卷:“如今我們來拿妳去見閻羅王,只教妳有口難開。”

4.譯文:如今我們捉拿妳去見閻羅王,只會讓妳有話也說不出來。

五、閉口結舌

1.解釋:閉著嘴不說話

2.拼音:bì kǒu jié shé

3.出處:《快心編初集》第壹回:“眾人問知是郝家難為他,便閉口結舌不來兜搭。”

4.譯文:眾人打聽知道是郝家難為他,所以閉著嘴不說話不搭理別人。

六、吞聲忍恨

1.解釋:指受了氣勉強忍耐,有話不敢說出來。

2.拼音:tūn shēng rěn hèn

3.出處:元·楊顯之《瀟湘雨》第四折:“從今後忍氣吞聲,再不敢嚎啕痛哭。”

4.譯文:從今往後忍耐不出聲,再也不敢嚎啕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