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形容“壹三”的成語有哪些?

形容“壹三”的成語有哪些?

壹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 ? 壹而二二而三 ?壹板三眼 ?壹隅三反 ?徑壹周三

壹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

讀音:[ yī nián bèi shé yǎo ,sān nián pà cǎo suǒ ]

釋義:比喻遭過壹次挫折以後就變得膽小怕事。同“壹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出處:明·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壹:“文若虛道:‘壹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說到貨物,我就沒膽氣了。只是守了這些銀錢回去罷。’”

造句:自從經歷這件事之後壹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

壹而二二而三

讀音:[ yī ér èr,èr ér sān ]

釋義:由壹至二,由二至三。 指由此及彼聯想開去。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八回:“因此壹而二,二而三,反復推求了去,真不知此時此際,欲為何等蠢物,杳無所知,逃大造,出塵網,便可解釋這段悲傷。”

造句:再來,就這樣楊鳴壹而二,二而三的周而復始的修練。

壹板三眼

讀音:[ yī bǎn sān yǎn ]

釋義:板、眼:戲曲音樂的節拍。 比喻言語、行動有條理或合規矩。有時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靈活掌握。

出處:清·吳趼人《糊塗世界》卷六:“老弟妳看,如今的時勢,就是孔聖人活過來,壹板三眼的去做,也不過是個書呆子罷了。”

造句:他布置工作,從來就是壹板三眼,從不馬虎。

壹隅三反

讀音:[ yī yú sān fǎn ]

釋義:從壹件事物的情況、道理類推而知道許多事物的情況、道理。

出處:《論語·述而》:“舉壹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造句:在學習上我們要壹隅三反,才能觸類旁通。

徑壹周三

讀音:[ jìng yī zhōu sān ]

釋義:徑:圓的半徑;周:圓的周長。即圓的半徑與圓的周長比為1:3,比喻兩者相差很遠。

出處:《周髀算經》上卷:“勾股圓方圖。”漢·趙爽註:“圓徑壹而周三。”

造句:在《周髀算經》和《九章算術》中就提出徑壹周三的古率,定圓周率為三,即圓周長是直徑長的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