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成語quot開柙出虎quot出自?

成語quot開柙出虎quot出自?

1. 出自論語 成語

我覺得沒那麽多.常用的也就這幾個:

哀而不傷 ā ér bù shāng 哀:悲哀;傷:傷害。憂愁而不悲傷。比喻做事沒有過頭也無不及。 《論語·八佾》:“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她喜歡打扮,願意有朋友,可是這都不過是壹些小小的、~的、青春的遊戲。(老舍《四世同堂》四十三)

察言觀色 chá yán guān sè 觀察別人的說話或臉色。多指揣摸別人的心意。 《論語·顏淵》:“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我沒有~的能力。

大節不奪 dà jié bù ó 指面臨生死關頭,仍不改變其原來誌向。 《論語·泰伯》:“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惡衣惡食 è yī è shí 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論語·裏仁》:“士之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君子憂道不憂貧,士誌於道,而恥~者,未足與議。(章炳麟《論讀經有利而無弊》)

發憤忘食 fā fèn wàng shí 努力學習或工作,連吃飯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奮。 《論語·述而》:“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 既這樣~起來,也好,就由妳去。(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四回)

剛毅木訥 gāng yì mù nè 孔子稱頌人的四種品質。 《論語·子路》:“子曰:‘剛、毅、木、訥,近仁。’”

和而不同 hé ér bù tóng 和睦地相處,但不隨便附和。 《論語·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jǐ suǒ bù yù,wù shī yú rén 自己不願意的,不要加給別人。 《論語·顏淵》:“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開柙出虎 kāi xiá chū hǔ 柙:關猛獸的木籠。原指負責看管的人未盡責任。後多比喻放縱壞人。 《論語·季氏》:“孔子曰:‘……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 ~,孔宣父不責他人;當路斬蛇,孫叔敖蓋非利己。(明·淩蒙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二)

來者可追 lái zhě kě zhuī 過去的事已無法挽回,但是未來的事還來得及趕上。 《論語·微子》:“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門墻桃李 mén qiáng táo lǐ 門墻:指師長之門;桃李:比喻後進者或學生。稱他人的學生。 《論語·子張》:“夫子之墻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七:“夫春樹桃李,夏得陰其下,秋得食其實;春樹蒺藜,夏不可采其葉,秋得其刺焉。” 天下文章同軌轍,~半公卿。(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二十二)

內省不疚 nèi xǐng bù jiù 指自我反省,內心並不感到慚愧不安,即沒有做有愧於心的事。 《論語·顏淵》:“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被發左衽 pī fà zuǒ rèn 被發:散發不作髻;左衽:瓣襟向左掩。指古代中原地區以外少數民族的裝束。也指淪為夷狄。 《論語·憲問》:“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 或~,奮迅泥滓。(晉·潘嶽《西征賦》)

杞宋無征 qǐ sòng wú zhēng 指資料不足,不能證明。 《論語·八佾》:“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rén ér wú xìn,bù zhī qí kě 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壹個人不講信用,真不知道怎麽能行。指人不講信用是不行的。 《論語·為政》:“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列位呵,“~。”妳們才說有本事進得來,出得去,不傷身體者,就拜他為王。(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壹回)

三復斯言 sān fù sī yán 三復:多次反復;斯言:這句話。反復朗讀並體會這句話。形容對它極為重視。 《論語·先進》:“南容三復《白圭》。”朱熹註:“《詩經·大雅·抑》之篇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南容壹日三復此言。” 願天下有心人~而早為之所焉可耳。(嚴復《原強》)

聽其言而觀其行 tīng qí yán ér guān qí xíng 聽了他的話,還要看他的行動。指不要只聽言論,還要看實際行動。 《論語·公冶長》:“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先難後獲 xiān nán hòu huò 難:艱難,勞苦;獲:收獲。先付出勞動然後再取得收獲。比喻不坐享其成。 《論語·雍也》:“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枉道事人 wǎng dào shì rén 枉:違背;道:正道;事:侍奉。原指不按正道事奉國君。後泛指不擇手段取悅於人。 《論語·微子》:“柳下惠為士師,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造次顛沛 zào cì diān pèi 流離失所,生活困頓。 《論語·裏仁》:“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言必信,行必果 yán bì xìn,xíng bì guǒ 信:守信用;果:果斷,堅決。說了就壹定守信用,做事壹定辦到。 《論語·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我們中國人說話是算數的,從來是~。

2. "虎兕出於柙 龜玉毀於櫝中 孰之過"什麽意思

壹、釋義

1、兕(ì):獨角犀牛。柙(xiá):關猛獸的籠子。

2、龜玉都是寶物。龜:龜版,用來占蔔。玉,在:指玉瑞和玉器。玉瑞用來表示爵位,玉器用於祭祀。櫝(dú):匣子。

3、意思是老虎和犀牛從籠子裏跑出,(占蔔用的)龜甲和(祭祀用的)玉器在匣子裏毀壞,這是誰的過錯呢?

二、出處

出處是《季氏將伐顓臾》。選自《論語·季氏》篇。文中指出孔子的政治主張:“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及治國策略:“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

三、原文節選

1、季氏將伐顓(zhuān)臾(yú)。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季氏將有事於顓(zhuān)臾(yú)。”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shè)稷( jì)之臣也。何以伐為?”

2、冉有曰:“夫(f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xiàng)矣?且爾言過矣,虎兕(sì)出於柙(xiá),龜玉毀於櫝(dú)中,是誰之過與(yú)?”

四、譯文

1、季孫氏將要討伐顓臾。冉有、季路拜見孔子說:“季孫氏準備對顓臾采取軍事行動。”孔子說:“冉有!我恐怕該責備妳了。那顓臾,從前先王把他當作主管東蒙山祭祀的人,而且它地處魯國境內。這是魯國的臣屬,為什麽要討伐它呢?” 冉有說:“季孫要這麽幹,我們兩個做臣下的都不願意。”

2、孔子說:“冉有!周任有句話說:‘能施展才能就擔任那職位,不能這樣做則不擔任那職務。’盲人遇到危險卻不去護持,將要跌倒卻不去攙扶,那何必要用那個做相的人呢?況且妳的話錯了,老虎和犀牛從籠子裏跑出,龜甲和玉器在匣子裏被毀壞,這是誰的過錯呢?”

(2)成語quot開柙出虎quot出自擴展閱讀:

1、《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戰國前期成書。全書***20篇492章,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2、此書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壹,與《大學》《中庸》《孟子》並稱“四書”,再加上《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總稱“四書五經”。

3、《論語》在古代有3個版本,包括《古論》《魯論》和《齊論》。現在通行的《論語》是由《魯論》和《古論》整理形成的版本。

3. 什麽出又什麽的成語

拔萃出群 [bá cuì chū qún][出自:漢·蔡邕《釋誨》:“曾不能拔萃出群,揚芳飛文,登天庭,序彜倫,掃六合之穢。” ]

解釋: 拔:超出。萃:原謂草叢生的樣子,引伸為聚集,指聚集在壹處的人或物。超出壹般,在眾人之上。

半路出家 [bàn lù chū jiā][出自: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三十二回:“這和尚是半路出家的。”他不理會內行的嗤笑,寫啊改啊,改啊寫啊,終於寫出了好作品,成了壹個頗有希望的~的作家。(公今度《長短錄》) ]

解釋: 原指成年後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比喻中途改行,從事另壹工作。

抱甕出灌 [bào wèng chū guàn][出自:《莊子·天地》:“鑿隧而入井,抱甕而出灌。” ]

解釋: 抱著水甕去灌溉。比喻費力多而收效少。

倉皇出逃 [cāng huáng chū táo][出自:南唐·李煜《破陣子》:“最是倉皇離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 ]

解釋: 倉皇:匆忙,慌張。慌慌張張地外出逃跑。

超凡出世 [chāo fán chū shì][出自:元·馬鈺《清心鏡·嘆世》“廝是非,講閑氣。豈悟修行,超凡出世。” ]

解釋: 超越凡俗,離開塵世。

大打出手 [dà dǎ chū shǒu][出自:有些人缺乏法律觀念,為壹點小事也能~。 ]

解釋: 比喻逞兇打人或毆鬥。

當場出彩 [dāng chǎng chū cǎi][出自:吾夫婦目下當受此杖,不如私下請牌頭來,完了這業績,省得~。(《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十) ]

解釋: 舊戲表演殺傷時,用紅色水塗沫,裝做流血的樣子,叫做出彩。比喻當著眾人的面敗露秘密或顯出醜態。

當行出色 [dāng háng chū sè][出自:塗了又塗,改了又改,看看終究不能~,急得他抓耳撓腮。(《負曝閑談》第十壹回) ]

解釋: 指做本行本業的事,成績特別顯著。

翻空出奇 [fān kōng chū qí][出自: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神思》:“意翻空而易奇。” ]

解釋: 形容詩文、字畫等壹反前人窠臼,以獨特的想象取勝。

紅杏出墻 [hóng xìng chū qiáng][出自:宋·葉紹翁《遊小園不值》:“春色滿園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 ]

解釋: 形容春色正濃,情趣盎然。

科班出身 [kē bān chū shēn][出自: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的人越來越多。 ]

解釋: 比喻具有受過正規教育或訓練的資格。

開柙出虎 [kāi xiá chū hǔ][出自:《論語·季氏》:“孔子曰:‘……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孔宣父不責他人;當路斬蛇,孫叔敖蓋非利己。(明·淩蒙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二) ]

解釋: 柙:關猛獸的木籠。原指負責看管的人未盡責任。後多比喻放縱壞人。

傾巢出動 [qīng cháo chū dòng][出自:無 ]

解釋: 傾:倒出;巢:巢穴。比喻敵人出動全部兵力進行侵擾。

入主出奴 [rù zhǔ chū nú][出自:唐·韓愈《原道》:“入於彼,必出於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入者附之,出者汙之。”往往持以樹門戶,~,視他文人未嘗顯然標三先生為宗主者。(清·平步清《霞外捃屑》卷七) ]

解釋: 原意是崇信了壹種學說,必然排斥另壹種學說;把前者奉為主人,把後者當作奴仆。後比喻學術思想上的宗派主義。

掃地出門 [sǎo dì chū mén][出自:這次~的政策很明確,除了個別實在開明、對抗戰有功的地主分子外,其他壹律不放過。(馮德英《迎春花》第二章) ]

解釋: 比喻將壞東西徹底清除出去。也沒收全部財產,趕出家門。

思不出位 [sī bù chū wèi][出自:《易·艮》:“《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論語·憲問》:“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則慮周也。(章炳麟《分鎮》) ]

解釋: 思:考慮;位:職位。考慮事情不超過自己的職權範圍。比喻規矩老實,守本分。也形容缺乏闖勁。

推陳出新 [tuī chén chū xīn][出自:清·戴延年《秋燈叢話·忠勇祠聯》:“不特推陳出新,饒有別致。”研究棋藝,~。(陳毅《題〈圍棋名譜精選〉》詩) ]

解釋: 指對舊的文化進行批判地繼承,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華,創造出新的文化。

文行出處 [wén xíng chū chǔ][出自:《周易·系辭上》:“君子之道,或出或處。”《論語·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這個法卻定的不好!將來讀書人既有此壹條榮身之路,把那~都看的輕了。(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壹回) ]

解釋: 文:學問;行:品行;出:作官;處:隱居。舊指文人的學問、品行和對待出仕隱退的態度。

壹佛出世,二佛涅盤 [yī fó chū shì,èr fó niè pán][出自: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三十九回:“打得宋江壹佛出世,二佛涅盤,皮開肉綻,鮮血淋漓。” ]

解釋: 佛家稱生為“出世”,死為“涅盤”。指死去活來。

在家出家 [zài jiā chū jiā][出自:《法苑珠林》卷壹0七:“在家出家,平等而受。” ]

解釋: 指不出家當和尚,清心寡欲,在家修行。

足不出戶 [zú bù chū hù][出自:明·淩蒙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五:“卻說蘇盼奴自趙司戶去後,足不出門,壹客不見,只等襄陽來音。”據我個人的經驗,我們那裏的土話,和蘇州很不同,但壹部《海上花列傳》,卻教我“~”懂了白。(魯迅《花邊文學·漢字和拉丁化》 ]

解釋: 腳不跨出家門。

鉆皮出羽 [zuān pí chū yǔ][出自:漢·趙壹《刺世疾邪賦》:“所好則鉆皮出其毛羽,所惡則洗垢求其瘢痕。” ]

解釋: 比喻極意誇飾自己偏愛的人。

4. 出自論語127條成語以及解釋,求解答

哀而不傷 āi ér bù shāng 哀:悲哀;傷:傷害。憂愁而不悲傷。比喻做事沒有過頭也無不及。 《論語·八佾》:“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她喜歡打扮,願意有朋友,可是這都不過是壹些小小的、~的、青春的遊戲。(老舍《四世同堂》四十三) 察言觀色 chá yán guān sè 觀察別人的說話或臉色。多指揣摸別人的心意。 《論語·顏淵》:“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我沒有~的能力。 大節不奪 dà jié bù ó 指面臨生死關頭,仍不改變其原來誌向。 《論語·泰伯》:“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惡衣惡食 è yī è shí 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論語·裏仁》:“士之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君子憂道不憂貧,士誌於道,而恥~者,未足與議。(章炳麟《論讀經有利而無弊》) 發憤忘食 fā fèn wàng shí 努力學習或工作,連吃飯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奮。 《論語·述而》:“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 既這樣~起來,也好,就由妳去。(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四回) 剛毅木訥 gāng yì mù nè 孔子稱頌人的四種品質。 《論語·子路》:“子曰:‘剛、毅、木、訥,近仁。’” 和而不同 hé ér bù tóng 和睦地相處,但不隨便附和。 《論語·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jǐ suǒ bù yù,wù shī yú rén 自己不願意的,不要加給別人。 《論語·顏淵》:“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開柙出虎 kāi xiá chū hǔ 柙:關猛獸的木籠。原指負責看管的人未盡責任。後多比喻放縱壞人。 《論語·季氏》:“孔子曰:‘……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 ~,孔宣父不責他人;當路斬蛇,孫叔敖蓋非利己。(明·淩蒙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二) 來者可追 lái zhě kě zhuī 過去的事已無法挽回,但是未來的事還來得及趕上。 《論語·微子》:“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門墻桃李 mén qiáng táo lǐ 門墻:指師長之門;桃李:比喻後進者或學生。稱他人的學生。 《論語·子張》:“夫子之墻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漢·韓嬰《韓詩外傳》卷七:“夫春樹桃李,夏得陰其下,秋得食其實;春樹蒺藜,夏不可采其葉,秋得其刺焉。” 天下文章同軌轍,~半公卿。(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二十二) 內省不疚 nèi xǐng bù jiù 指自我反省,內心並不感到慚愧不安,即沒有做有愧於心的事。 《論語·顏淵》:“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被發左衽 pī fà zuǒ rèn 被發:散發不作髻;左衽:瓣襟向左掩。指古代中原地區以外少數民族的裝束。也指淪為夷狄。 《論語·憲問》:“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 或~,奮迅泥滓。(晉·潘嶽《西征賦》) 杞宋無征 qǐ sòng wú zhēng 指資料不足,不能證明。 《論語·八佾》:“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rén ér wú xìn,bù zhī qí kě 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壹個人不講信用,真不知道怎麽能行。指人不講信用是不行的。 《論語·為政》:“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列位呵,“~。”妳們才說有本事進得來,出得去,不傷身體者,就拜他為王。(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壹回) 三復斯言 sān fù sī yán 三復:多次反復;斯言:這句話。反復朗讀並體會這句話。形容對它極為重視。 《論語·先進》:“南容三復《白圭》。”朱熹註:“《詩經·大雅·抑》之篇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南容壹日三復此言。” 願天下有心人~而早為之所焉可耳。(嚴復《原強》) 不恥下問 不恥下問”這則成語的恥是:羞恥。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學問較自己低的人請教為可恥,形容謙虛好學。 這個成語來源於《論語.公冶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溫故知新 解釋:溫:溫習;故:舊的。溫習舊的知識,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也指回憶過去,能更好地認識現在。 出處:《論語·為政》:“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漢·班固《東都賦》:“溫故知新已難,而知德者鮮矣。” 聽其言而觀其行 tīng qí yán ér guān qí xíng 聽了他的話,還要看他的行動。指不要只聽言論,還要看實際行動。 《論語·公冶長》:“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見賢思齊 解釋 賢:德才兼備的人;齊:相等。見到德才兼備的人就想趕上他。 來源 《論語·裏仁》:“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先難後獲 xiān nán hòu huò 難:艱難,勞苦;獲:收獲。先付出勞動然後再取得收獲。比喻不坐享其成。 《論語·雍也》:“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枉道事人 wǎng dào shì rén 枉:違背;道:正道;事:侍奉。原指不按正道事奉國君。後泛指不擇手段取悅於人。 《論語·微子》:“柳下惠為士師,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造次顛沛 zào cì diān pèi 流離失所,生活困頓。 《論語·裏仁》:“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言必信,行必果 yán bì xìn,xíng bì guǒ 信:守信用;果:果斷,堅決。說了就壹定守信用,做事壹定辦到。 《論語·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我們中國人說話是算數的,從來是~。

5. 以"開"字開頭的成語有哪些越多越好

1、開合來自如

成語拼音:kāi hé自 zì rú

成語解釋:合:按照;適合;自如:不受阻礙;不受拘束。打開閉合不受拘束。形容按照自己的意願;或打開或關閉。

成語出處:法 法布爾《蟬》:“腿可以伸縮,前面的爪能夠開合自如。”

2、開口見心

成語拼音:kāi kǒu jiàn xīn

成語解釋:說話直爽,沒有隱曲

成語出處: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19卷:“聖人說話,開口見心,必不說半截,藏著半截。”

3、開鑼喝道

成語拼音:kāi luó hè dào

成語解釋:古代官吏出行時,衙役在前面敲鑼,吆喝行人回避。比喻替人張揚炫耀

成語出處: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回:“每逢出門,定要開鑼喝道,叫人家認得他是官。”

4、開山鼻祖

成語拼音:kāi shān bí zǔ

成語解釋:比喻壹個學術流派、技藝的開創者

成語出處:孫犁《關於中篇小說》:“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是中國中篇小說的開山鼻祖。”

5、開國功臣

成語拼音:kāi guó gōng chén

成語解釋:指為建立新的國家或朝代立下汗馬功勞的人。

成語出處: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十回:“他見單雄信好客,是壹個做得開國功臣的,因此借寓東嶽廟中,圖與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