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安全與質量標語四字成語

安全與質量標語四字成語

1. 與質量的四字成語

備位充數 備位:如同屍位,意即徒在其位,不能盡職;充數:用不夠格的人來湊足數額。是自謙不能做事的話。

出處:《漢書·蕭望之傳》:“吾嘗備位將相,年逾六十矣。”《晏子春秋·諫下》:“其女子往辭晏子之家,托曰:‘負郭之民賤妾,請有道於相國,不勝其欲,願得充數乎下陳。’”

唱籌量沙 把沙當做米,量時高呼數字。比喻安定軍心,制造假象來迷惑敵人。

出處:《南史·檀道濟傳》:“道濟夜唱籌量沙,以所余少米散其上。”

粗制濫造 濫:過多,不加節制。寫文章或做東西馬虎草率,只求數量,不顧質量。

出處:魯迅《二心集·善於翻譯的通信》:“現在粗制濫造的翻譯,不是這班人幹的,就是壹些書賈的投機。”

多快好省 數量多,速度快,質量好,成本省。

價廉物美 廉:便宜。東西價錢便宜,質量又好。

出處:清·吳趼人《近十年之怪現狀》第十回:“蘇州有個朋友寫信來,要印壹部書。久仰貴局的價廉物美,所以特來求教。”

濫竽充數 濫:失實的,假的。不會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隊伍裏充數。比喻無本領的冒充有本領,次貨冒充好貨。

出處:《韓非子·內儲說上》:“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壹壹聽之,處士逃。”

魯斤燕削 魯之削(小刀),宋之斤(斧頭),質量都很好;如易地生產,在魯造斤而在燕制削,質量不會優良。比喻由於地域等條件限制,學習模仿達不到原來水平。

寧缺毋濫 寧:寧願;毋:不;濫:過度。選拔人才或挑選事物,寧可少壹些,也不要不顧質量貪多湊數。

出處:《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善為國者,賞不僭而刑不濫……若不幸而過,寧僭不濫。”

寧缺勿濫 寧:寧願;勿:不;濫:過度。選拔人才或挑選事物,寧可少壹些,也不要不顧質量貪多湊數。

出處:《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善為國者,賞不僭而刑不濫……若不幸而過,寧僭不濫。”

偷工減料 原指商人為了牟取暴利而暗中降低產品質量,削減工料。現也指做事圖省事,馬虎敷衍。

物美價廉 廉:便宜。東西價錢便宜,質量又好。

出處:清·吳趼人《近十年之怪現狀》第十回:“蘇州有個朋友寫信來,要印壹部書。久仰貴局的價廉物美,所以特來求教。”

兵在精而不在多 兵士在於精壯而不在乎眾多。也比喻要求質量而不能只講數量。

出處:《五代史平話·周史》:“凡兵在乎精,不在乎多。”

2. 有關安全的四字詞語或成語

安不忘危:在安全的時候不忘記危難。

意思是時刻謹慎小心,提高警惕。 出處:《周易·系辭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禮,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

安室利處:指安全便利的處所。 出處:《莊子·徐無鬼》:“奎蹄曲隈,乳間股腳,自以為安室利處。”

剝繭抽絲:比喻根據順序尋求事物的發生發展過程。 出處:朱光潛《藝文雜談·談對話體》:“疑難是思想的起點與核心,思想由此出發,根據有關事實資料,尋求關系條理,逐漸剝繭抽絲,披沙揀金。”

擘肌分理:擘:分開;理:肌膚的紋理。比喻分析事理十分細致。

出處:漢·張衡《西京賦》:“剖析毫厘,擘肌分理。” 不差毫發:毫、發:都是古代的長度名,十毫為發,十發為厘,形容細微。

形容壹點兒也不差。 出處:唐·張說《進渾儀表》:“令儀半在地上,半在地下,晦朔弦望,不差毫發。”

《朱子語類》卷十六:“自慊,正與自欺相對,不差毫發。” 不遺巨細:連極細小處也不放過。

出處:廖仲愷《答胡適井田書》:“可見先生對壹個問題不肯茍且的態度,不遺巨細的精神。真是佩服。”

朝秦暮楚:戰國時期,秦楚兩個諸侯大國相互對立,經常作戰。有的諸侯小國為了自身的利益與安全,時而傾向秦,時而傾向楚。

比喻人反復無常。 出處:宋·晁補之《雞肋集·北渚亭賦》:“托生理於四方,固朝秦而暮楚。”

抽絲剝繭:絲得壹根壹根地抽,繭得壹層壹層地剝。形容分析事物極為細致,而且壹步壹步很有層次。

堤潰蟻孔:堤壩因螞蟻洞而崩潰。比喻忽視小處會釀成大禍。

出處:漢·陳寵《清盜源疏》:“臣聞輕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故堤潰蟻孔,氣泄針芒,是以明者慎微,智者識幾。” 滴水不漏:壹滴水也不外漏。

形容說話、辦事非常細致、周密,無懈可擊。也形容錢財全部抓在手裏,輕易不肯出手。

出處:宋·朱熹《朱子語類·易三》:“又要說得極密處無縫罅,盛水不漏。” 睹微知著:微:細小;著:顯著。

看到細小的征兆便知道其性質及發展趨勢。 出處:《三國誌·呂布臧洪傳》:“仆中不敏,又素不能原始見終,睹微知著,竊度主人之心。

豈謂三子宜死,罰當刑中哉。?” 防微杜漸:微:微小;杜:堵住;漸:指事物的開端。

比喻在壞事情壞思想萌芽的時候就加以制止,不讓它發展。 出處:晉·韋謏《啟諫冉閔》:“清誅屏降胡,以單於之號以防微杜漸。”

《後漢書·丁鴻傳》:“若敕政責躬,杜漸防萌,則兇妖消滅,害除福湊矣。” 分寸之末:比喻微少、細小。

出處:南朝·梁·江淹《詣建平王上書》:“寧當爭分寸之末,競錐刀之利哉?” 毫分縷析:細致詳盡的剖析。 出處:《雲谷雜記》附宋·張嗣古《特薦狀》:“凡本府委送剖決民訟,毫分縷析,多得其情。”

即小見大:從小處或小事見到大道理。 計出萬全:萬全:非常安全周到。

形容計劃非常穩當周密,決不會發生意外。 出處:《漢書·晁錯傳》:“帝王之道,出於萬全。”

金石之計:比喻最安全的計策。 出處:漢·陸賈《新語·資執》:“欲辭晉獻公譬馬之賂,而不假之夏陽之道,豈非金石之計哉?” 精雕細刻:精心細致地雕刻。

形容創作藝術品時的苦心刻畫。也比喻認真細致地加工。

精耕細作:指農業上認真細致地耕作。 出處: *** 《做革命的促進派》:“我們靠精耕細作吃飯,人多壹點,還是有飯吃。”

刻畫入微:微:細小。精心細致地描摹,連極小之處也不大意。

形容認真細致,壹絲不茍。 刻章琢句:修飾琢磨文章的細節。

出處:宋·王安石《憶昨詩示諸外弟》:“刻章琢句獻天子,釣取薄祿歡庭闈。” 秋豪之末:比喻極微小的東西或極細微的地方。

同“秋毫之末”。 出處:《莊子·齊物論》:“天下莫大於秋豪之末,而太山為小。”

人人自危:每個人都感到自己不安全,有危險。 出處:《史記·李斯列傳》:“法令誅罰,日益深刻,群臣人人自危,欲畔者眾。”

乳間股腳:比喻自以為安全的處所。 出處:《莊子·徐無鬼》:“奎蹄曲隈,乳間股腳,自以為安室利處。”

視微知著:看到細微跡象,就能知道它的發展趨勢。 出處:三國·蜀·諸葛亮《便宜十六策·思慮》:“君子視微知著,見始知終,禍無從起,此思慮之政也。”

絲絲入扣:絲絲:每壹根絲;扣:織機上的主要機件之壹。織布時每條絲線都要從筘齒間穿過。

比喻做得十分細致,有條不紊,壹壹合拍。 出處: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二十七回:“此為絲絲入扣,暗中拋索,如道家所雲三神山舟不得近,近者輒被風引回也。”

條解支劈:指細致部析。 無微不至:微:微細;至:到。

沒有壹處細微的地方不照顧到。形容關懷、照顧得非常細心周到。

出處:宋·魏了翁《辭免督視軍馬乞以參贊軍事從丞相行奏劄》:“臣竊念主憂臣辱,義不得辭,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條列事目、調遣將士,凡所以為速發之計者,靡微不周。” 細針密縷: 縷:線。

針線細密。比喻工作細致或處理事情周到。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六回:“這位姑娘雖是細針密縷的壹個心思,卻是海闊天空的壹個性氣。” 心細如發:極言小心謹慎,考慮周密。

亦作“心細於發”。 出處:吳梅《題天香石。

3. 四個字安全標語

(八個字):1、多看壹眼,安全保險。

2、多防壹步,少出事故。3、走進工地,遵章守紀。

4、疏忽壹時,痛苦壹世。5、平安是金,步步小心。

6、禍在壹時,防在平時。7、大意壹次,懺悔壹世。

8、漏洞不補,事故難堵。9、心系安全,出入平安。

10、壹人違章,眾人遭殃。(十個字):11、安全日日好,生產節節高。

12、工程未完工,安全不放松。13、安全人人抓,幸福千萬家。

14、工作壹分鐘,安全六十秒。15、上班壹走神,事故敲妳門。

16、安全生產法,保護妳我他。17、安全是個寶,幸福少不了。

18、無事勤提防,遇事心不慌。19、安全壹萬天,事故壹瞬間。

20、思想松壹松,事故攻壹攻。(十二個字):21、時時註意安全,處處防止事故。

22、安全警鐘長鳴,職工家庭幸福。23、安全在我心中,生命在我手中。

24、安全在於心細,事故出自大意。25、營造安全氛圍,創造安全環境。

26、宣傳安全法規,普及安全知識。27、強化安全責任,落實安全措施。

28、生產必須安全,安全促進生產。29、勞動創造財富,安全帶來幸福。

30、要想合家歡樂,牢記安全操作。31、隱患險於明火,防範勝於救災。

32、隱患險於明火,責任重於泰山。33、只有麻痹吃虧,沒有警惕上當。

34、嚴禁違章操作,確保安全生產。35、只有防而不實,沒有防不勝防。

36、想要富,滅事故;要想甜,保安全。37、抓安全、促生產、講效率、出成果。

38、反違章、除隱患、保安全、促生產。39、抓安全、促生產,講效率、出成果。

40、走平地,防摔跤;順水船,防暗礁。(十四個字):41、安全生產勿僥幸,違章蠻幹要人命。

42、安全警句千萬條,安全生產第壹條。43、繩索常在細處斷,事故多自粗心來。

44、快刀不磨會生銹、安全不抓出紕漏。45、見了違章嚴批評,道是無情卻有情。

46、妳對違章講人情,事故對妳不留情。47、建大橋靠打基礎,保安全靠抓班組。

48、與其處理事故忙,不如平日早點防。49、壹心壹意保安全,同心同德謀發展。

50、安全與效益同行,事故與虧損***生。51、勞動保護是把傘,職業危害靠它管。

52、保安全千日不足,出事故瞬間有余。53、安全系著妳我他,幸福連結千萬家。

54、違章違紀不狠抓,害人害已害國家。55、班前檢查壹分鐘,有防無患莫放松。

56、聰明者事前預防,僥幸者事後補償。57、安全生產年年好,職工生活步步高。

58、上班不是逛公園,勞保用品穿戴全。59、安全生產走在先,工傷事故不沾邊。

60、知險防險不危險,違章蠻幹最危險。61、學壹分安全知識,多十分平安保障。

62、安全教育天天講,事故隱患日日防。63、壹人把關壹處安,眾人把關穩如山。

64、沾沾自喜事故來,時時警惕安全在。65、守紀守責守規程,保質保量保平安。

66、綠葉底下防蟲害,平靜之中防隱患。67、人人事事講安全,事事人人保平安。

68、操作規程就是法,誰不守法受懲罰。69、“三工”建設走在前,群防群治保安全。

70、安全生產“五同時”,各級領導要落實。(十六個字以上):71、安全是無形的節約,事故是有形的浪費。

72、質量是企業的生命 安全是職工的生命。73、安全來自長期警惕,事故源於瞬間麻痹。

74、認真開展安全例檢,及時清除事故隱患。75、安全警句千條萬條,安全生產是第壹條。

76、安全是生命的基石,安全是歡樂的階梯。77、無知加大意必危險,防護加警惕保安全。

78、安全編織幸福花環,違章釀成悔恨苦酒。79、遵章是安全的先導,違章是事故的根苗。

80、居安思危,警鐘長鳴;防微杜漸,安如泰山。81、安全是職工的生命線,職工是安全的負責人。

82、維權必須從生存抓起,管理必須從安全著手。83、放過壹次違章操作,等於為十次事故開綠燈。

84、職工是效益的創造者,安全是職工的保護神。85、不要傷害他人,不要傷害自己,不要被他人傷害。

86、要我安全不如我要安全,我懂安全才會保我安全。87、最大的節約是安全、最大的浪費是事故;最大的隱患是麻痹、最大的禍根是失職。

88、提高全民安全意識,養成遵章守紀美德。宣傳安全文化知識,推動安全文明生產。

89、安全生產妳管、我管、大家管,才平安。事故隱患妳查、我查、大家查,才安全。

90、安全是家庭幸福的保證,事故是人生悲劇的禍根。

4. 有關安全的四字詞語或成語有哪些

有關安全的成語:

1、布帆無恙bù fān wú yàng,比喻旅途平安。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地名破冢,真破冢而出,行人安穩,布帆無恙。”

2、安然無恙ān rán wú yàng,恙:病。原指人平安沒有疾病。現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損害。

出處: 《戰國策·齊策》:“歲亦無恙耶?民亦無恙耶?王亦無恙耶?。”

3、安不忘危[ān bù wàng wēi,在安全的時候不忘記危難。意思是時刻謹慎小心,提高警惕。

出處: 《周易·系辭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禮,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

4、安居樂業 ān jū lè yè,安:安定;樂:喜愛,愉快;業:職業。 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勞動。

出處: 《老子》第八十章:“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樂其業,至老死不相往來。”《漢書·貨殖列傳》“各安其居而樂其業,甘其食而美其服。”

5、化險為夷 huà xiǎn wéi yí,險:險阻;夷:平坦,平安。化危險為平安。比喻轉危為安。

出處: 唐·韓雲卿《平蠻頌序》:“變氛沴為陽煦,化險阻為夷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