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形容書很多的成語

形容書很多的成語

書畫卯酉 猶言上下班。卯時簽到,酉時簽退。

書讀五車 形容讀書多、知識豐富。

書不釋手 手裏的書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學或看書入迷。

書不盡意 猶書不盡言。

手不釋書 猶手不釋卷。

識字知書 謂有文化知識。

十年讀書 謂長期努力於學業。

識禮知書 懂得禮儀,熟知詩書。

世代書香 世世代代都是讀書的人家。

史不絕書 史書上不斷有記載。形容歷史上經常發生同類的事情。

磬筆難書 極言事實多,即使用完筆也難寫全。磬,通“罄”。《呂氏春秋·明理》:“此皆亂國之所生也,不能勝數,盡荊越之竹,猶不能書。”《舊唐書·李密傳》:“磬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

琴棋書畫 彈琴、弈棋、寫字、繪畫。常以表示個人的文化素養。

曝書見竹 謂睹物思人。

飄零書劍 古時謂文人攜帶書劍,遊學四方,到處飄泊。

目不知書 見“目不識書”。

目不識書 謂讀書很少或沒讀過書;不甚識字或不識字。

寄雁傳書 謂傳遞書信。

黃麻紫書 見“黃麻紫泥”。

狐鳴魚書 《史記·陳涉世家》:“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閑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後因以“狐鳴魚書”指起事者動員群眾的措施。

衡石量書 《史記·秦始皇本紀》:“天下之事,無大小皆決於上,上至以衡石量書,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古時文書用竹簡木劄,以衡石來計算文書的重量,因用以形容君主勤於國政。亦作“衡石程書”。

衡石程書 見“衡石量書”。

飛書走檄 迅速地書寫文件。

燔書坑儒 同“焚書坑儒”。

咄咄書空 《晉書·殷浩傳》載殷浩雖被黜放,口無怨言,但終日書空作“咄咄怪事”四字。後以“咄咄書空”形容失誌、懊恨之態。

讀書君子 舊時稱有誌操有學問的人。

讀書得間 間:間隙。比喻竅門。讀書得了竅門。形容讀書能尋究竅門,心領神會。

丹書鐵券 丹書:用朱砂寫字;鐵契:用鐵制的憑證。古代帝王賜給功臣世代享受優遇或免罪的憑證。文憑用丹書寫鐵板上,故名。

丹書白馬 古代帝王賜給功臣享有世襲爵位和免罪等特權的證件時,宰白馬歃其血,以示堅守誓約,後人稱為“丹書白馬”。

不刊之書 指不能更改或磨滅的有關帝王的記載、欽定典制。

伴食中書 指執政大臣庸懦而不堪任事。

罄竹難書 罄:盡,完;竹:古時用來寫字的竹簡。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

知書達禮 知、達:懂得。有文化,懂禮貌。形容有教養。

折節讀書 折節:改變過去的誌趣和行為。改變舊習,發憤讀書。

有腳書櫥 比喻學識淵博的人。也指脫離實際食古不化的書呆子。

映雪讀書 利用雪的反光讀書。形容讀書刻苦。

擁書百城 比喻藏書極其豐富或嗜書之深。

壹介書生 壹介:壹個。舊時讀書人的自稱或對普通讀書人的雅稱。

仰屋著書 仰:臉向上;著:寫。形容壹心放在著作上。

學書不成,學劍不成 學習書法沒學好,學習劍術也沒學到手。指學習壹無所成。

懸石程書 形容勤於政事。

無巧不成書 比喻事情十分湊巧。

徒讀父書 徒:只。父書:父親之言論。白讀父親的兵書。比喻人只知死讀書,不懂得運用知識,加以變通。

書香門第 舊時指上輩有讀書人的家庭。

書不盡言 書:書信。信中難以充分表達其意。後多作書信結尾習用語。

書同文,車同軌 車軌相同,文字相同。比喻國家統壹。

詩書發冢 比喻口是心非、言行不壹的偽君子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