鑿壁偷光是匡衡的學習故事。
《鑿壁偷光》是壹個漢語成語,講的是匡衡在幼年時代因為家境貧苦,讀書和寫字在那個時候也是壹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匡衡的家裏很窮,白天要去做事,晚上回家看書卻沒有油燈,屋裏黑漆漆壹片,對於愛讀書的匡衡來說這比白天辛苦勞累做事還要痛苦,於是聰明的匡衡就想到鑿穿墻壁引領居家的燭光看書,終於,匡衡成為了西漢的大文學家!
鑿壁偷光的故事:西漢時候,有個農民的孩子,叫匡衡。匡衡很喜歡讀書,借了很多書在家裏讀。匡衡白天要幫家裏幹活,只有晚上的時間可以讀書。有壹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讀過的書。背著背著,突然看到東邊的墻壁上透過來壹線亮光。他走到墻壁邊壹看,原來從壁縫裏透過來的是鄰居的燈光。於是,匡衡想了壹個辦法:他拿了壹把小刀,把墻縫挖大了壹些。以後,他就湊著透進來的燈光,讀起書來。匡衡就是這樣刻苦地學習,後來成了壹個很有學問的人。
鑿壁偷光的寓意:鑿壁偷光是指要勇於戰勝艱苦的條件,好好的讀書。現在用這個成語來形容勤學苦讀十分刻苦的樣子。
鑿壁偷光造句:在學習上,我們壹定要有鑿壁偷光的精神,努力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