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天辟地、頂天立地、改天換地、震耳欲聾、天崩地裂
壹、開天辟地
拼音:[ kāi tiān pì dì ]?
解釋:比喻有史以來;現在常用開天辟地來比喻開創某種事業感謝那些開天辟地、披荊斬棘的英雄們。
出處:清·黃周星《補張靈·崔瑩合傳》:“乞君為我多方訪之;冀得當以報我;此開天辟地第壹吃緊事也。”
譯文:求妳為了我去各方拜訪;希望用這些來報答我;這是有史以來對我最重要的事情。
二、頂天立地
意思:頭頂著天,腳踏著地。形容形象雄偉高大,氣概非凡。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道場無庵法全禪師》:“汝等諸人;個個頂天立地”。
譯文:是妳們這些人,壹個個都是頂天立地的人。
語法:習慣用做作定語和補語;常用於形容人,褒義詞。
三、改天換地
拼音:[gǎi tiān huàn dì]
釋義:徹底改變原來的面貌。 指改造社會,改造自然。
出處:丁玲《杜晚香》:“外邊的驚天動地,改天換地,並沒有震動過這偏僻的山溝。”
四、震耳欲聾拼音:zhèn ěr yù lóng
解釋:耳朵都快震聾了,形容聲音很大。
出自:沙汀《呼嚎》:“每座茶館裏都人聲鼎沸,而超越這個,則是茶堂倌震耳欲聾的吆喝。”
語法:兼語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形容聲音很大
五、天崩地裂
意思:形容聲響強烈或變化巨大,像天塌下、地裂開壹樣。也說天崩地坼(chè)。
出處:《戰國策·趙策三》:天崩地坼;天子下席。
譯文:像天塌下、地裂開壹樣,天下離開席位。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形容變化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