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組的詞:亢龍有悔、悔不當初、後悔莫及、幡然悔悟、追悔莫及。
亢龍有悔:
1、拼音:[kàng lóng yǒu huǐ]。
2、釋義:亢:至高的;悔:災禍。意為居高位的人要戒驕,否則會失敗而後悔。後也形容倨傲者不免招禍。
3、出處:最早出自於《周易·乾》。《周易》是壹部古代的哲學書籍,主要探討了陰陽五行、天人合壹等思想。其中,“亢龍有悔”這個成語出自《周易·乾》中的上九爻辭。
悔不當初:
1、拼音:[huǐ bù dāng chū]。
2、釋義:後悔不應當最初做的某個決定或行動。
3、出處:這個成語則來自於元代戲曲作家關漢卿的《救風塵·第壹折》:“我當初悔不從他,急回首慘如夢中”。
後悔莫及:
1、拼音:[hòu huǐ mò jí]。
2、釋義:表示對過去的某個行為或決定感到非常後悔,並且無法挽回或補救。
3、出處:個成語出自明代吳承恩的《西遊記·第二〇回》:“今已失卻女冠,慚愧甚深,不期又遇強徒,被他劫去,難道此命更不可保!正是:出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幡然悔悟:
1、拼音:[fān rán huǐ wù]。
2、釋義:形容人突然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感到非常懊悔,表示要徹底改正過去的錯誤。
3、出處:這個成語出自清代吳敬梓的《儒林外史·第壹〇回》:“此番回家,他兩個還不知是何形狀。倘或看見我這樣,這們酒也要少吃些,總也不見得醉。他兩個見了,不好傷情未免又要煩惱。必須刻刻防閑,如之奈何!如之奈何!”
追悔莫及:
1、拼音:[zhuī huǐ mò jí]。
2、釋義:指對過去的某個錯誤或失誤感到非常後悔,並且無法挽回或補救。
3、出處:這個成語出自明代馮夢龍的《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謝知音》:“子期既死,伯牙更加懊惱,亦以為天下無知音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