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動物的成語有很多:鶴立雞群、雞鳴狗盜、鵡蚌相爭、蠶食鯨吞、蛛絲馬跡、龍爭虎鬥、龍馬精神、龍飛鳳舞、龍騰虎躍、龍驤虎步、龍潭虎穴、龍躍鳳鳴、車水馬龍、指鹿為馬、
兔死狐悲、雞犬不寧、心猿意馬、狼吞虎咽、高大威武、桀驁不馴、野性難馴、笨頭笨腦
張牙舞爪、龂牙咧嘴、狡詐如狐、色彩斑斕、虎嘯龍吟、如虎添翼、虎踞龍盤、虎頭蛇尾、虎氣生生、虎背熊腰、龍騰虎躍、龍爭虎鬥、虎視眈眈、狼吞虎咽、如狼似虎、狼子野心、萬馬奔騰、老馬識途、珍禽異獸、放虎歸山、縱虎歸山、鼠目寸光、守株待兔、狗急跳墻、狡兔三窟、指鹿為馬、狼心狗肺、鶴立雞群、馬到成功、狐假虎威、抱頭鼠竄、見兔放鷹、狼狽為奸、風聲鶴唳、兔起鶻落、虎狼之勢、魚目混珠、官虎吏狼、羊質虎皮、驚弓之鳥、笨鳥先飛、使羊將狼、鳥語花香、羊狠狼貪、如狼牧羊、虎背熊腰、狗拿耗子、虎頭蛇尾、畫蛇添足、鶴發童顏、飛禽走獸等。
其中壹些經典詞語都有自己的故事,例如“狐假虎威”意思是狐貍借著老虎的威風。比喻借著別人的威勢來嚇唬和欺壓人。
鷸蚌相爭出自於典故:據說趙國準備討伐燕國,蘇代為燕國去勸說趙惠王說:“我這次來,經過易水,看見壹只河蚌正從水裏出來曬太陽,壹只鷸飛來啄它的肉,河蚌馬上閉攏,夾住了鷸的嘴。鷸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會有死蚌。’河蚌也對鷸說:‘今天妳的嘴取不出,明天妳的嘴取不出,就會有死鷸。’它們倆誰也不肯放開誰,壹個漁夫把它們倆壹塊捉走了。現在趙國將要攻打燕國,燕趙如果長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會疲弊不堪,我擔心強大的秦國就要成為那不勞而獲的漁翁了。所以希望大王認真考慮出兵之事。”趙惠文王說:“好吧。”於是停止出兵攻打燕國。
這個詞用來比喻兩相爭執必會造成兩敗俱傷,而讓第三者獲利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