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實事求是 [ shí shì qiú shì ]
解釋:指從實際對象出發,探求事物的內部聯系及其發展的規律性,認識事物的本質。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實際情況辦事。
出自:東漢 班固《漢書·河間獻王劉德傳》:“修學好古,實事求是。”
譯文:愛好古代文化,用實事去追求它。
2、腳踏實地 [ jiǎo tà shí dì ]
解釋:腳踏在堅實的土地上。比喻做事踏實,認真。
出自:宋·邵雍《邵氏聞見前錄》卷十八:“公嘗問康節曰:‘某何如人?’曰:‘君實腳踏實地人也。’”
譯文:“妳曾經問邵康節說:我是壹個什麽樣的人?’說:‘妳是腳踏實地的人。
3、足履實地 [ zú lǚ shí dì ]
解釋:履:踩踏。腳踏實地。比喻實事求是,平實而不虛浮。
出自:《宋史·劉甲傳》:“生平常謂:吾無他長,惟足履實地。”
譯文:平時常說:我沒有別的長處,只有能夠腳踏實地地。
4、篤實好學 [ dǔ shí hào xué ]
解釋:篤實:踏實,實在。認真踏實,愛好學問。
出自:唐 李延壽《北史·張袞傳》:“袞篤實好學,有文才。”
5、不敢告勞 [ bù gǎn gào láo ]
解釋:努力做事,不訴說自己的勞苦。比喻勤勤懇懇,不辭辛勞(多用在自己表示謙虛)。
出自:周 佚名《詩經·小雅·十月之交》:“黽勉從事,不敢告勞。”
譯文:盡心竭力做公事,辛苦勞煩不敢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