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有濘字的詞組
淡濘: (1).清深貌。壹說水流動貌。《文選·木華<海賦>》:“泱漭淡濘,騰波赴勢。” ...(2).和舒;蕩漾。多形容春天的景色。 宋 範成大 《題徐熙杏花》詩:“老枝當歲...
濎濘: 水清貌。 南朝 梁 蕭子雲 《玄圃園講賦》:“中有蘭渚華池,淥流濎濘,激水推移,彌望杳溟。”
淖濘: 泥濘。 元 楊載 《贈吾子行》:“長衢方淖濘,小水亦風波。”
淡濘: 清新明凈。 前蜀 貫休 《和韋相公見示閑臥》:“寬平開義路,淡濘潤清田。” 宋 柳永 《木蘭花·杏花》詞:“天然淡濘好精神,洗盡嚴妝方見媚。”
洿濘: 汙泥。 晉 葛洪 《抱樸子·名實》:“捐玄黎於洿濘,非夜光之不真也,由莫識焉。”
濘滯: 謂泥水淤積難行。《三國誌·魏誌·田疇傳》:“時方夏水雨,而濱海洿下,濘滯不通。”
濘泥: 爛泥。《紅樓夢》第四七回:“﹝ 柳湘蓮 ﹞壹面說,壹面又把 薛蟠 的左腿拉起來,向葦中濘泥處拉了幾步,滾的滿身泥水,又問道:‘妳可認得我了?’” 茅盾 《虹》七:“半個月來濘泥中翻滾似的生活,顛倒地在她腦膜上展開來了。” 周立波 《暴...
濘淖: 泥濘;泥淖。 唐 韓愈 《答柳柳州食蝦蟆》詩:“跳擲雖雲高,意不離濘淖。” 宋 陸遊 《化成院》詩:“肩輿掀濘淖,嘆息行路難。” 宋 陸遊 《南唐書·馮延魯傳》:“將舍舟而濘淖不可行。”
濘潦: 泥水淤積。《新唐書·王處存傳》:“ 光化 三年, 朱全忠 使 張存敬 攻 幽州 ,以 瓦橋 濘潦,道 祁溝 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