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音qian wu gǔ ren
解釋指以前的人從來沒有做過的。也指空前的.。
出處唐;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相近詞前所未有
相反詞司空見慣
成語典故唐代著名的文學家陳子昂,24歲中進士。他有才學,又有抱負,上書論政,受到武則天的賞識,任命他為麟臺正字(秘書省典司圖籍的官員),不久轉為右拾遺(中書省諫官)。後來,他又曾壹度從軍。武則天通天元年(696),建安王武攸宜率軍北伐契丹。35歲的陳子昂第二次從軍,擔任隨軍參謀,幫助出謀劃策。武攸宜沒有什麽謀略,前鋒打了敗仗。陳子昂幾次向他獻計,甚至自告奮勇,請求率領壹支萬人的軍隊為前鋒出擊。武攸宜不僅不允,反而把他降為軍曹。由於抱負不能實現,陳子昂悲憤填膺,惆悵不平。當時,軍隊駐在燕地,他登上古老的幽州臺,不禁想起了古代燕昭王重用大將樂毅的歷史往事。樂毅的祖先是魏國人,後來住在趙國。他從小愛好兵法,成人後在趙國當武將。因趙國發生內亂,便到魏國去當官。公元前308年,魏王派他出使燕國。燕昭王見他很有才能,便請他留下。樂毅早就聽說昭王禮賢下士,便決定留在燕國。後來樂毅率軍擊破齊國,先後攻下70多城,立下赫赫戰功。有人嫉妒他,在昭王面前攻擊他有野心。昭王不聽讒言,殺了搬弄是非的奸臣,從而使樂毅更效忠於他。陳子昂悼古傷今,不由得悲憤地唱出了《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後來,陳子昂被解職回鄉,為壹個縣令所誣,投入監獄,憂憤而死。死時年僅4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