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中歲頗好道,晚家男山陲.王維
明日巴陵道,秋山有幾重.李益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白居易
聞道欲來相問訊,西樓望月幾回圓.韋應物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輕狂.李商隱
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壹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間如夢,壹樽還酹江月。
行道遲遲,中心有違。(《詩經·谷風》)
周道如砥,其直如矢。(《詩經·大東》)
顧瞻周道,中心怛兮。(《詩經·匪風》)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詩經·蒹葭》)
隱隱何甸甸,俱會大道口。(漢無名氏《孔雀東南飛》)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漢無名氏《飲馬長城窟行》)
希望能幫到妳
2.關於“道”的古詩詞有哪些1、《蜀道難》
唐代:李白
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攀援 壹作:攀緣)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雕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
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壹夫當關,萬夫莫開。
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2、《三衢道中》
宋代:曾幾
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
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
3、《襄邑道中》
宋代:陳與義
飛花兩岸照船紅,百裏榆堤半日風。
臥看滿天雲不動,不知雲與我俱東。
4、《南陵道中 / 寄遠》
唐代:杜牧
南陵水面漫悠悠,風緊雲輕欲變秋。
正是客心孤迥處,誰家紅袖憑江樓?
5、《蜀道難·其二》
南北朝:蕭綱
巫山七百裏,巴水三回曲。
笛聲下復高,猿啼斷還續。
3.關於道的古詩詞請問樓主說的是關於道德的詩還是道教的詩呢?以下是關於道教的:治百萬人仙可待, 善治病者勿欺給. 樂莫樂乎長安市, 使人壽若西王母, 比若四時周反始, 九十字策傳方士. (雖然這是壹種修身養性的口訣, 但作者已註意用韻, 似為七言詩的雛形) 真人至妙, 若有若無. 仿佛大淵, 乍沈乍浮.歲月將欲訖, 毀性傷壽年, 形體為灰土, 狀若明窗塵.白虎倡導前兮, 蒼液和於後; 朱雀翺翔戲兮, 飛揚色五彩.六壹合和相須成, 黃金鮮光入華池. 名曰金液生羽衣, 千變萬化無不宜.據《欽定詞譜》 稱,《鳳凰臺上憶吹簫》 詞牌本於《列仙傳拾遺》 所載故事. 據載: 蕭史擅長吹簫,能吹出鸞鳳之音. 秦穆公女弄玉也善於吹簫. 秦穆公將女嫁給他, 他就教弄玉學鳳鳴. 經過十多年, 鳳凰飛來止宿. 秦穆公為此修建鳳臺, 供蕭史夫婦居住. 以後弄玉乘鳳, 蕭史乘龍飛升. 又如始於溫庭筠的《女冠子》 , 因詠女冠(道姑) 情態而得名. 詞曰?quot;含嬌含笑, 宿翠殘紅窈窕, 鬢如蟬. 寒玉簪秋水, 輕紗卷碧煙. 雪肌鸞鏡裏, 琪樹鳳樓前. 寄語青娥伴, 早求仙. "其他如《解佩令》《望仙門》《獻仙音》《金人捧露盤 》《迷仙引》《瀟湘神》《月宮春》等等, 莫不與道教神仙故事有牽連. 從內容上看, 宋代許多詞作具有鮮明的 道教蘊含. 不少大作家也創作了壹定數量的神仙詞. 諸如柳永、韋驤、晏幾道、蘇軾、李之儀、範祖禹、了元、丁仙現、黃裳、黃庭堅、晁端禮、秦觀、仲殊、晁補之、周邦彥等都有此類題材的詞作. 這類作品常常把仙話典故同神遊的心緒相糅合. 例如柳永壹闋《巫山壹段雲》 ?quot;清旦朝金母, 斜陽醉玉龜. 天風搖曳六銖衣, 鶴背覺孤危. 貪看海蟾狂戲, 不道九關齊閉. 相將何處寄良宵. 還去訪三茅. "9 該詞先寫朝夕朝拜西王母之事, 接著筆鋒壹轉, 引入了求仙人穿著又輕又薄的六殊衣, 隨著天分搖曳, 騎在鶴背上升太空的情景. 作者著意刻劃了求仙人在鶴背上的心理狀態, 寫出了居高俯視下界的孤危之感; 又以貪看仙人劉海蟾"狂戲"而耽誤了行程, 結果因天門齊閉, 不得不從太空中還回, 到曲句山訪問三茅真君去了. 道教的玄歌變文別具壹格. 所謂"玄歌"也就是"玄道"之歌, 其源蓋出於《老子》 "玄之又玄, 眾妙之門";不過, 它不是專以演述玄理的散文或韻文, 而是通過對道教神仙奇異故事的講述來宣傳道教的信仰. 從形式上看, 玄歌屬於道教說唱曲藝作品中的唱詞之類. 為了吸引聽眾, 玄歌作者往往以第壹人稱手法敘述故事. 例如《老子化胡經》卷十所收的《化胡歌》第五首: "我昔化胡時, 西登太白山. 修身巖石裏, 四向集諸仙.樂女擔漿酪, 仙人歌玉文. 天龍翼從後, 白虎口馳 . 玄武負鐘鼓, 朱雀持幢幡. 化胡成佛道, 丈六金剛身.時與決口教, 後當存經文. 吾升九天後, 克木作吾身. " 1 0 這裏的"我"代表老子, 作者以敘事的口吻, 描繪了老君修道場所的仙家景色, 講述了"化胡成佛道"的故事, 具備了敘事詩的基本特征.在《老子化胡經》 中還收有《老君十六變詞》 十八首, 此即屬於道教湮鬧詞唷K ?quot;變文"是演述神變故事囊恢中問健?quot;道教變文"即演述道教神變故事的壹種體式. 適應說唱的需要, 變文往往是韻散結合.當然, 就具體篇目而論, 有的以散文為主, 有的以韻文為主; 有的則純粹是韻文, 如《老君十六變詞》 便是純韻文. 從描述老君神變的特點看, 《老君十六變詞》也和"玄歌"壹樣, 具備了敘事詩的基本品格. 作者按照方位的變更來組織情節, 其場所轉換亦依據"易"的九宮八卦方位. 八卦代表八方, 輪轉兩周, 便有十六變詞. 最終兩首, 套用晉代丁令威歌, 以示壹世(五百年為壹世) 終了, 二世還歸之意. 除了上述種種, 仙歌道曲也是道教詩詞的重要組成部分. 仙歌道曲是壹種配樂演唱的道教詩詞. 它的產生與道教齋醮儀式的建立與流行有密切的關系. 為使儀式的進行更加隆重, 道人們便將贊歌與歌詠結合起來, 於是有了各種唱詞的出現.《無上秘要》 卷二十引《道跡經》 稱: 西王母為茅盈作樂 , · · · · · · 命侍女於善賓、李龍孫歌《玄雲之曲》. 其詞曰 : "大象雖雲廖, 我把九天戶. 披雲泛八景, 倏忽適下土. 大帝唱扶宮, 何悟風塵苦. " 盡管西王母為茅盈作樂事乃出於道教傳說, 但從《道跡經》 的描述不難看出魏晉間"仙歌"已在道門中流傳. 《無上秘要》 卷二十尚錄有仙歌若幹首. 其中 有"上元無英帝君"所唱"上元洞門變真內章之曲; "中元黃老帝君"所唱"中元洞化內真章曲; "下元白元帝君"所唱《下元洞虛化真章句》 以及《陽歌九章》《陰歌六章》等等. 從體例來看, 《無上秘要》在摘錄這些"仙歌"時都略加說明, 指出其來歷及何位仙人所唱.其體裁皆為五言, 句數不壹. 表現了早期道?quot;以詩為詞"的創作特點.仙歌相蓖美的是道曲. 其主要體式有步虛詞、贊詠詞、道情. 步虛詞是樂府文學形式之壹. 唐吳競《樂府古題要解》 謂: "步虛詞, 右道觀所唱, 備言眾仙飄渺輕舉之美. " 由此可知, 步虛詞之緣起, 歷來傳說不壹. 晁公武《讀書誌》嘗雲: " 《步虛經》壹卷. 右太極真人傳左仙公. 其章皆高仙上聖朝玄都玉京, 飛巡虛空之所諷詠, 故曰步虛. " 所謂"太。
4.帶有“道”字的古詩詞句有哪些1、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李白《蜀道難》
譯文:唉呀呀!多麽高峻偉岸!蜀道真太難攀登,簡直難於上青天。
2、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嚴蕊《如夢令·道是梨花不是》
譯文:說是梨花又不是。道是杏花也不是。
3、石馬立當道,紙鳶鳴半空。——範成大《清明日貍渡道中》
譯文:石獸立在道路兩旁,紙也在半空中旋飛。
4、誰道閑情拋擲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馮延巳《鵲踏枝·誰道閑情拋擲久》
譯文:誰說閑情逸致被忘記了太久?每到新春來到,我的惆悵心緒壹如故舊。
5、誰道陰山行路難。風毛雨血萬人歡。——納蘭性德《於中好·誰道陰山行路難》
譯文:是誰說陰山之路無法行走呢?大規模狩獵時禽獸毛血紛飛萬人慶祝。
6、誰道飄零不可憐,舊遊時節好花天。斷腸人去自經年。——納蘭性德《浣溪沙·誰道飄零不可憐》
譯文:誰說花兒雕零不令人生起憐愛之情呢?當年同遊之時正是春花競放的美好時光。而今友人已去,空余自己獨身壹人。
5.關於道的古詩詞最後壹個字是道的古詩
《初入秦川路逢寒食》 作者:李隆基
洛陽芳樹映天津,灞岸垂楊窣地新。直為經過行處樂,不知虛度兩京春。去年余閏今春早,曙色和風著花草。可憐寒食與清明,光輝並在長安道。自從關路入秦川,爭道何人不戲鞭。公子途中妨蹴鞠,佳人馬上廢秋千。渭水長橋今欲渡,蔥蔥漸見新豐樹。遠看驪岫入雲霄,預想湯池起煙霧。煙霧氛氳水殿開,暫拂香輪歸去來。今歲清明行已晚,明年寒食更相陪。
《洛陽行》 作者:張籍
洛陽宮闕當中州,城上峨峨十二樓。翠華西去幾時返,梟巢乳鳥藏蟄燕。禦門空鎖五十年,稅彼農夫修玉殿。六街朝暮鼓冬冬,禁兵持戟守空宮。百官月月拜章表,驛使相續長安道。上陽宮樹黃復綠,野豺入苑食麋鹿。陌上老翁雙淚垂,***說武皇巡幸時。
《野田》 作者:張籍
漠漠野田草,草中牛羊道。古墓無子孫,白楊不得老。
6.關於求“道”的句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常有欲以觀其僥。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 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壹。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壹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於江海。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無名之樸,夫亦將無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道生壹,壹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 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 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彩,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余。是為盜誇。非道也哉﹗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壹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7.含有道字的古詩壹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白居易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bai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馬致遠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白居易莫道不消魂。
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蘇軾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du卻道海棠依舊。——李清照有酒惟澆趙州土,誰會成生此意。
不信道、遂成知己——納蘭性德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壹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詩經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減心情。
——白居易誰道閑情拋擲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馮zhi延巳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雕朱顏。
——李白樂遊原上清秋節,鹹陽古道音塵絕。——李白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李商隱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劉禹錫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劉禹錫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dao有晴。——劉禹錫聞道欲來相問訊,西樓望月幾回圓。
——韋應物。
8.帶有“道”字的古詩詞句有哪些1、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李白《蜀道難》 譯文:唉呀呀!多麽高峻偉岸!蜀道真太難攀登,簡直難於上青天。
2、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
——嚴蕊《如夢令·道是梨花不是》 譯文:說是梨花又不是。道是杏花也不是。
3、石馬立當道,紙鳶鳴半空。——範成大《清明日貍渡道中》 譯文:石獸立在道路兩旁,紙也在半空中旋飛。
4、誰道閑情拋擲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馮延巳《鵲踏枝·誰道閑情拋擲久》 譯文:誰說閑情逸致被忘記了太久?每到新春來到,我的惆悵心緒壹如故舊。
5、誰道陰山行路難。風毛雨血萬人歡。
——納蘭性德《於中好·誰道陰山行路難》 譯文:是誰說陰山之路無法行走呢?大規模狩獵時禽獸毛血紛飛萬人慶祝。 6、誰道飄零不可憐,舊遊時節好花天。
斷腸人去自經年。——納蘭性德《浣溪沙·誰道飄零不可憐》 譯文:誰說花兒雕零不令人生起憐愛之情呢?當年同遊之時正是春花競放的美好時光。
而今友人已去,空余自己獨身壹人。
9.尋找帶有“道”字的古詩詞句,多多益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中歲頗好道,晚家男山陲.王維 明日巴陵道,秋山有幾重.李益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白居易 聞道欲來相問訊,西樓望月幾回圓.韋應物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輕狂.李商隱 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壹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間如夢,壹樽還酹江月。 行道遲遲,中心有違。
(《詩經·谷風》) 周道如砥,其直如矢。(《詩經·大東》) 顧瞻周道,中心怛兮。
(《詩經·匪風》)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詩經·蒹葭》) 隱隱何甸甸,俱會大道口。
(漢無名氏《孔雀東南飛》)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漢無名氏《飲馬長城窟行》) 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
(漢無名氏《怨歌行》) 父兮母兮,道裏悠長。嗚呼哀哉,憂心惻傷。
(王嬙《怨曠思惟歌》) 幹戈日尋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哀悲。(蔡琰《胡笳十八拍》) 鬥雞東郊道,走馬長楸間。
(曹植《名都篇》) 人生若塵露,天道邈悠悠。(阮籍《詠懷》) 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
(陶淵明《擬挽歌辭 其三》) 寄言攝生客,試用此道推。(謝靈運《石壁精舍還湖中作》) 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李白《長幹行》)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李白《關山月》) 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李白《蜀道難》)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李白《聞王昌齡》) 樂遊原上清秋節,鹹陽古道音塵絕。(李白《憶秦娥》) 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
(李白《行路難》) 壹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白居易《暮江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裏夢魂驚。(白居易《長恨歌》)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減心情。
(白居易《南湖春早》) 牽衣頓足闌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道傍過者問行人,行人但雲點行頻。
(杜甫《兵車行》) 才高心不展,道屈善無鄰。(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士卒何草草,築城潼關道。
(杜甫《潼關吏》) 客行新安道,喧呼聞點兵。(杜甫《新安吏》) 聞道河陽近乘勝,司徒急為破幽燕。
(杜甫《恨別》) 世道劇頹波,我心如砥柱。(劉禹錫《詠史》) 莫道讒言如浪深,莫道遷客似沙沈(劉禹錫《浪淘沙》)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劉禹錫《玄都觀桃花》)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劉禹錫《竹枝》) 道人庭宇靜,苔色連深竹。(柳宗元《晨詣超師院讀禪經》) 置酒長安道,同心與我逢。
(王維《送綦毋潛落第還鄉》)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幾重。(李益《喜見外弟又言別》) 登臨出世界,磴道盤虛空。
(岑參《與高適薛據登慈恩寺浮圖》) 道是樊川輕薄殺,猶將萬戶比千詩。(楊萬裏《寄陸務觀》) 天明獨去無道路,出入高下窮煙霏。
(韓愈《山石》)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李商隱《無題二首》) 政爾清和還在道,為誰辛苦不歸田?(楊萬裏《過楊村》) 回廊遠砌生秋草,夢魂千裏青門道。
(馮延巳《菩薩蠻》)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陸遊《梅花》) 曾遊方外見麻姑,說道君山自古無。
(程賀《君山》) 道人不作陽臺夢,興入前山翠幾重。(朱熹《九曲棹歌》)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李清照《醉花陰》)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李清照《如夢令》) 道人憔悴春窗底,悶損闌幹愁不倚,要來小酌便來休,未必明朝風不起。(李清照《玉樓春》)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疏影 世間何處尋奇葩? 壹剪寒梅淩天涯。
仙客對此欲歸俗, 農夫嘆絕忘桑麻。 流芳千載任風雪, 獨呈丹心報中華。
誰道三冬無春色, 冰山高處萬裏霞。 送別 無邊愁緒系蒼天, 琵琶聲殘歌亦殘。
舉杯欲語淚先流, 道聲珍重心已寒。 半卷詩書訴憂憤, 壹支鐵筆寫流年。
今宵話盡離別意, 不知何日話凱旋? 冠軍侯 莫道小小少年狂, 早有英名題金榜。 口誅筆伐多少事? 再度揮師上疆場。
千古蓋世壹忠良, 笑傲老賊是草莽。 強者為尊本屬我, 獨占鰲頭又何妨? 3.故鄉 小小山村, 雞犬聲相聞。
披衣起, 開柴門。 迎佳賓, 邀故人。
花香鳥語中, 沐春風, 度良辰。 吟古詩, 鳴古瑟, 奏弦琴。
窗前閑坐, 賞盡那壹片, 藍天白雲。 山澗清流水, 坡上松樹林。
遠遠近近, 有羊群。 雖戰書中, 無戰功。
蜀山下, 做平民。 壹盤棋, 壹杯茶, 論古今, 說帝秦。
有歌聲相伴, 不憂道, 不憂貧。 多少情? 多少恨? 不記存。
世間五彩繽紛, 又何必, 苦苦追尋? 神州山水美, 何處不銷魂? 此情最淳。 2. 馭龍人物帛畫 還我英雄本色, 殺盡奸邪無數。
我勸天公再相肋, 天公勸我息怒。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