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車和雙字的古詩
《雜曲歌辭?車遙遙》張籍 唐
征人遙遙出古城,雙輪齊動駟馬鳴。
山川無處無歸路,念君長作萬裏行。
野田人稀秋草綠,日暮放馬車中宿。
驚鹿遊兔在我傍,獨唱鄉歌對僮仆。
君家大宅鳳城隅,年年道上隨行車。
願為玉鑾系華軾,終日有聲在君側。
門前舊轍久已平,無由復得君消息。
賞析:這是描寫征戰沙場的情景襯托,之後描寫的家人相思無盡的感慨。時間很久了,年年看見隨軍行色匆匆,門前的車轍已經平撫許久可是還是不見思念的人回環,由此也可見那時的社會紛亂,戰爭頻繁。深深刻畫了社會矛盾,也由此嘆壹聲無奈。
張籍(約766年 — 約830年),字文昌,唐代詩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漢族,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為韓門大弟子,其樂府詩與王建齊名,並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秋思》等。
/view/16858.htm
雜曲是樂府的壹種,它本是壹些散失了或殘存下來的民間樂調的雜曲,由樂府加以整理。其內容多是詩人述誌感懷之作,形式上也不合音律。與五言古詩相接近。主要流行於漢代至唐代。著名作品如《羽林郎》、《焦仲卿妻》等。
/link?url=uimgccQFh3-PPPeXjihfaoADdUZRCYZ4W7MjcAIn-5mGOTYkguF5xNczPlQbocIaXmnKgmtq2fP-P-0elf7F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