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王晶其實被低估了

王晶其實被低估了

都2021年了,還有人在爭論 “是要做王晶,還是王家衛?”。

·最近,王晶以制片人的身份,上了綜藝《導演請指教》

這是節目裏的影評人的壹段發言,王晶聽後只是微微壹笑絕對不抽。

·《導演請指教》

對於這個陳年老梗,王晶其實特別無奈,王晶說: “王晶和王家衛也不沖突啊!”

·《導演請指教》

對於這個話題,蔡康永倒是用行動給出了壹個特別直觀的看法,在選擇制片人時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王晶。

·《導演請指教》

因為王晶可以告訴他,如何“最有效率地完成電影”,並且“最大限度地趨吉避兇”。

從某種角度來看,王晶絕對是被低估了。

王晶於1955年出生於中國香港,祖籍是出過蔡元培、魯迅等壹眾文化人的浙江紹興,其父是中國香港老壹代著名導演王天林。

·王天林與小時候的王晶

王晶21歲從香港中文大學畢業後,便以編劇身份入行,5年後在邵氏執導了其人生第壹部電影《千王鬥千霸》。

·謝賢“四哥”的江湖名號由此IP傳揚開來並沿用至今

之後,在王晶整整四十年的從業履歷中,他以“賭”這個IP先後拍攝了《賭神》《賭俠》《千王之王2000》《雀聖》到《澳門風雲》三部曲等二十多部影視作品。

·2017年豆瓣網友在《千王鬥千霸》下的評價

王晶不是中國香港第壹個拍“賭”片的,但王晶卻以壹己之力影響同業建立了壹個相當完整的“賭片宇宙”,塑造出“賭神”“賭王”“賭魔”等多個經典影視形象。

·王晶“賭片宇宙”唯壹沒收錄的只有“賭怪”——盧本偉

在“漫威宇宙”進入華語市場前,“賭片宇宙”可以說在業績上幾乎沒有敵手,穩賺不賠。

在“賭片宇宙”中,王晶於1989年執導的《賭神》就相當於“漫威宇宙”的《鋼鐵俠》,是整個IP穢土轉生的重要節點。

外界對於《賭神》的評價,最高也只是非常優秀的商業片,承認其 歷史 地位,卻淡化其創作功力。

其實《賭神》這部電影不但好看,而且非常超前。

影評人素來都批評王晶喜歡借鑒、偷創意、抄橋段,並時常把王晶同偏文藝與深度的王家衛,或者內地第六代導演賈樟柯、姜文等對立起來。

其實,把小人物放置於陌生街頭接受圍觀來表現主人公內心茫然無助的手法,王晶早在1989年的《賭神》裏就用過。

失憶後智商相當於兒童的“賭神”朱古力,被劉德華扮演的刀仔遺棄於街頭之後

·《賭神》(1989) 王晶

慣偷小五被警察抓住暫拷於電線桿旁

·《小武》(1998) 賈樟柯

拿安全套吹氣球的梗,比姜文《陽光燦爛的日子》還早了五年,安全套的作用同樣是強化成熟與天真之間的沖突。

·《賭神》(1989) 王晶

·《陽光燦爛的日子》(1994) 姜文

最誇張的要數刀仔被吳孟達飾演的成哥追債的橋段。刀仔倒栽蔥掉下樓與吳孟達尷尬對視的鏡頭,其構圖與13年後《蜘蛛俠》裏的經典畫面相差無幾。

·《蜘蛛俠 》(Spider-Man) (2002) Samuel Marshall Raimi

而對於“腳”的理解,王晶顯然比1992年剛拍《落水狗》的昆汀還早,在直擊加州腳的香氣之前,王晶的鏡頭已經懟上了香港腳。

·《好萊塢往事》 (2019) Quentin Tarantino

說後來這麽多大導在致敬王晶我覺得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只能猜想: 王晶是不是穿越過去的?

王晶電影的玄機,還不止在“賭片宇宙”裏。

王晶於1986年以《精裝追女仔》開啟了壹個主打都市愛情喜劇的“追女/男仔宇宙”,其中的諸多設定與元素能在2000年後的壹大票喜劇裏找到影子。

開端之作《精裝追女仔》,以壹群屌絲報了貨不對版的馬來西亞 旅遊 團頻發窘況來推動故事,所以妳現在把這部片子命名為“馬囧”也毫不違和。

·《精裝追女仔》(1987) 王晶

·《人在囧途》(2010) 葉偉民

王晶在1993年又以《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開啟了“另類武俠宇宙”,在“黑化”這個詞還沒流行起來的20年前,超前解構經典武俠中的正反派人物。

·“野心家”張無忌

且匪夷所思的是,王晶在這部電影裏以華山派惡搞了某組織,而現實中,該組織在後來確實面臨了壹些質疑風波,網友稱王晶跳了“預言家”。

很多讀者可能會說,妳都是挑著早年王晶拍得還不錯的商業片來舉證,怎麽不講講王晶近年來拍的爛片?

王晶拍過爛片麽?數量不少。

但反常識的是: 王晶迄今為止票房最高的電影,就是他近年來風評最爛的電影——《澳門風雲3》。

·《澳門風雲3》(2016)

壹邊是排山倒海的惡評,有觀眾走出影院後評價“二十七年沒看過這麽爛的電影”,另壹邊,它又第壹次把王晶帶到了10億票房導演的行列。

·王晶因為這部電影被封了當年金掃帚獎的最失望影片、導演、集體表演三項

這種反差的背後指向了壹個公眾也許不願承認的事實——王晶“爛”得實在太超前了。

以《澳門風雲3》為代表,人們說片子爛的理由基本都是 邏輯混亂、故事膚淺、情節浮誇,過度消費人群情懷和演員陣容。

或者說,這類片子看起來根本不像是壹部完整的電影,而更像是壹堆硬湊在壹起的,熱鬧、獵奇,有噱頭又亂哄哄的小視頻。

·混搭了爆炸、槍戰、監獄、賭博、美女、歌舞和機器人的《澳門風雲3》

2016,還發生了壹些彼時看起來無關緊要的大事,比如抖音在這壹年9月面市了,比如這壹年快手加入了直播功能在市場上如虎添翼。

4G網絡下的終端消費者們,正在把目光從社交模式轉向短視頻模式。

壹個吸引眼球的、瘋狂分心的短平快時代來了,人們開始更願意消費壹些輕松的即時 娛樂 。

今年初上映的《唐人街探案3》受到的批評與前幾年王晶的《澳門風雲3》十分相似,但相同的是,他們都賺到了錢。

王晶提前預判了流量時代的到來和消費終端的習慣,並以此做到了極限變現。

我們與其談論高尚,不如先談論高明。

縱觀王晶近年評分過低被劃到爛片行列的作品,幾乎每壹部口碑都崩,卻每壹部都在賺錢,很多大城市的網友都好奇,這些電影到底誰在看?

王晶在2019年《圓桌派》上的談話就已經給出了答案,下沈市場這壹塊,王晶依然超前。

“三四五線城市,是華語片的最大市場。”

王晶的超前,還體現在他很多超越時代的內容生產理念上。

王晶早年拍過壹些不免低俗卻成績不俗的三級片,在那個時期,王晶甚至還意識到了 尊重女性觀眾。

“我要女性觀眾不臉紅進去看,我覺得就行了”。

·《四味毒叔》(2019)

王晶也是國內最早壹批推動電影產業化、職業化、流水化的人,爆出過很多“先說有沒有,再說好不好”的金句。

·《UP!嗶聊電影室》(2021)

王晶看人也十分精準,他的參與直接加速了周潤發、劉德華、周星馳、邱淑貞、舒淇、張衛健等等壹系列年代巨星的成名之路。

王晶策劃轉型後的邱淑貞,壹個鏡頭就俘獲了兩代人。

王晶就像壹個生存大師,總能提前適應時代變化,及時進行最佳資源配置,然後活下來。

·《吐槽大會》(2018)

甚至有人說,王晶在中國香港電影行業最低谷的時候堅持開工,並最早來到內地嘗試合拍模式,是拍了很多爛片,但也讓行業裏很多人有工開,不至於餓死。

王晶對於個人和行業命運的判斷,頗有些唯物史觀的氣質。

他說無論是六十年代的法國新浪潮電影,還是七十年代的意大利西部牛仔,壹切終將消退,進入不可避免的循環。

·《網易談心社》(2021) 老“TENET”了

當大家都開始感嘆中國香港電影輝煌沒落時,王晶卻說: “早就沒有香港電影了,只有華語電影。”

這也許是電影最好的時代,這也許是電影最壞的時代。

雖然王晶確實拍了不少爛片,但在賺錢邏輯上,他像個戰神。

寫《水滸傳》的放不下功名,寫《紅樓夢》的放不下愛情。

而王晶就像寫《金瓶梅》的蘭陵笑笑生,很多時候,躲在世俗風物和下三路裏,看起來像是壹個完全沒有心結的人。

斯坦·李在自己的電影中扮演路人,王晶則在自己的電影裏扮演衰神。

他以色狼、笨蛋、倒黴鬼等各種醜角形象出現在自己的電影裏,有時出場兩分鐘就被壹槍斃了。

·“整活”都是王晶玩剩下的

甚至在他罕見的完全沒有商業屬性的,以講述邊緣群體親情與愛情的催淚片《笨小孩》裏,他也不忘在悲傷之後嬉皮。

前腳絕癥單親母親剛在低智兒子背後無聲去世。

後腳男主奔喪回家,他就讓柯受良在浴室裏唱“我不做大哥好多年”。

可矛盾的是,王晶在有足夠自由度的作品,尤其他後來編劇、指導的武俠電視劇裏,卻大多設置了悲劇結局。

《八大豪俠》裏,除了團隊牧師素問以外,全員團滅。

《小魚兒與花無缺》裏,除了劇名以外皆盡非命。

《天下第壹》更是壹部多線程的宿命式悲劇,人物壹個比壹個慘。

這些悲劇性的武俠片反而讓王晶收獲了極高的評價,更有人說,《天下第壹》裏曹公公壹退,中國武俠片倒退了20年。

王晶在滾滾紅塵裏努力扮演壹條順滑的泥鰍,但在時間的流逝中,他的才華深處也難免有些藏得很深的悲傷。

·《中國武俠電影人物誌》(2008)

王晶的確是壹個矛盾的人。

壹直把決不超支、絕不賠錢掛在嘴邊的他,卻也會投資壹些看起來就不能回本的文藝片。

·《天水圍的日與夜》(2008)在許鞍華找不到投資時,只有王晶投了這部文藝佳作

談話仿佛永遠泰然自若、風趣幽默的王晶,卻也會忽然認真下來說,感覺梅艷芳並不快樂。

·王晶早年談及梅艷芳

也許王晶的作品在時間尺度上呈現出壹種錯位,但王晶這個人卻終究無法超越時間。

1993年,王晶的《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上映後票房非常不理想,王晶原本計劃的第二部也隨之夭折。

這是王晶光影人生中少有的滑鐵盧。

劇終時,張敏飾演的趙敏驀然回眸,留下了壹句: “回大都,找我。”

二十八年過去了,趙敏終究失約了。

王晶也是。

了,趙敏終究失約了。

王晶也是。

王晶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