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李商隱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賞析:就內容而論,這是壹首詠嫦娥的詩。然而各家看法不壹。有人以為歌詠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為是直接歌詠主人公處境孤寂,有人以為是借詠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為是歌詠女子學道求仙,有人以為應當作“無題”來看。
寫嫦娥在幽幽的廣寒宮獨自壹人度過。她應該後悔當初偷吃了靈藥而飛升吧?作者借此來表達自己孤寂的心情。
02
《望月懷遠》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賞析:這是壹首月夜懷念遠人的詩。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渾闊大,是千古佳句。它和謝靈運的“池塘生春草”,鮑照的“明月照積雪”,謝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鴻海上來”等名句壹樣,看起來平淡無奇,沒有壹個奇特的字眼,沒有壹分點染的色彩,脫口而出,卻自然具有壹種高華渾融的氣象。
03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賞析:此詩並不如其它描寫中秋詩作壹般淒涼,雕零,或是惆悵、哀綿。聯系詩作背景便可得知詩人前壹年高中進士,此時正在東遊之中,也正是詩人意氣風發之時,全詩便理所當然的輕松,毫無憂愁。詩中的壹大部分是詩人的聯想,並不現實,卻也不讓人覺得有空虛之意。巧妙的聯想反而為“寂靜”的詩作平添了幾分“俏皮”,也可謂是恰到好處。
04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賞析:這首詩意境很美,詩人運用形象的語言,豐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環境氣氛,把讀者帶進壹個月明人遠、思深情長的意境,加上壹個唱嘆有神、悠然不盡的結尾,將別離思聚的情意,表現得非常委婉動人。
05
《月夜》杜甫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
賞析:這首詩借看月而抒離情,但抒發的不是壹般情況下的夫婦離別之情。字裏行間,表現出時代的特征,離亂之痛和內心之憂熔於壹爐,對月惆悵,憂嘆愁思,而希望則寄托於不知“何時”的未來。題為“月夜”,字字都從月色中照出,而以“獨看”、“雙照”為壹詩之眼。“獨看”是現實,卻從對面著想,只寫妻子“獨看”鄜州之月而“憶長安”,而自己的“獨看”長安之月而憶鄜州,已包含其中。
06
《中秋登樓望月》 米芾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賞析:這首詩引用了兩個民間傳說,壹是民間傳說珍珠的育成與月的盈虧有關,月圓之時蚌則孕珠;二是民間傳說月由七寶合成,人間常有八萬二千戶給它修治。這樣借傳說詠月,又為中秋之月增添了神話的色彩,使中秋之月更為迷人。
07
《送魏八》高適
更沽淇上酒,還泛驛前舟。
為惜故人去,復憐嘶馬愁。
雲山行處合,風雨興中秋。
此路無知己,明珠莫暗投。
賞析:此詩寫高適在淇水衛地送別魏八時依依不舍之情。高適事先備好淇上美酒,然後騎馬到驛站,與魏八泛舟淇水。船行進在彎彎的淇河上,兩岸山嶺烏雲密布,風雨大作,適逢中秋。詩人告誡魏八,若無知己,不要明珠暗投。
08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壹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賞析:題目的中心語“望月”,是敘述也是行為,其修飾語時間“八月十五日夜”和地點“湓亭”,它限定了望月的特定環境時,還突出“望”的動作,又強化“望”之月的圓盤貌。顯然是這個“望”月引發了詩人情懷。
通過去年和今年的八月十五夜的時間、意境和心情的對比,表達了物是人非的傷感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