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宿新市徐公店》 宋 楊萬裏
籬落疏疏壹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如果說寫菜花最好的壹首詩,筆者首推楊萬裏這首《宿新市徐公店》。楊萬裏跟陸遊壹樣,都是南宋著名的高壽、高產、高水平的“三高”詩人,被譽為壹代詩宗。宋光宗親書“誠齋”,因此被稱為誠齋先生,其作品特征被稱為“誠齋體”。
楊萬裏的詩風格清新,田園氣息濃厚,十分有生活趣味。這首詩描寫了春天時節,留宿新市的徐公店。店外籬落疏疏,百花盡落,綠葉未出。“壹徑深”和“未成陰”,營造了壹種清幽的氛圍。
這時壹個兒童追趕壹只黃蝶,黃蝶匆匆飛入了油菜花。蝴蝶菜花融為壹體,難以尋找。“急走”生動地表現了兒童的神態。“無處尋”巧妙地體現了油菜花的顏色。全詩充滿了淳樸和童趣。
2、《再遊玄都觀》 唐 劉禹錫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落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獨來。
劉禹錫壹生坎坷,幾度浮沈。最能證明其經歷的就是玄都觀。劉禹錫曾經三遊玄都觀。第壹次去的時候,該觀無花,當年劉禹錫被貶朗州司馬。十年後召還京師第二次去玄都觀,觀內遍植桃花。遂寫下了《玄都觀桃花》壹詩: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裏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不久,劉禹錫又放出京師。第三次遊玄都觀,已是14年後,再寫下了這首《再有玄都觀》。此時的玄都觀已經壹株桃花都沒有了,只剩下了菜花。前後二十四年,菜花成了玄都觀的註腳,也是劉禹錫的仕途的註腳。
但從詩中可以看出,盡管世態炎涼,備受打擊,但詩人仍然保留著十分的豪氣。“前度劉郎今又來”,體現了壹種堅忍不拔的精神,為後世所推崇。也許正是因為這樣的胸懷,才得以有壹個圓滿的結局。
3、《四時田園雜興·其二》 宋 範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範成大是南宋與陸遊、楊萬裏齊名的另壹位著名詩人。《四時田園雜興》組詩壹***60余首,都是範成大退休以後才寫的。範成大體恤底層百姓,頗好佛道,早有歸隱之意。這些田園詩不但是對田園生活的記錄,也是範成大的生活理想。這首詩是其中最經典的作品之壹。
作者用梅黃、杏肥、麥白、菜稀來表達暮春的景色,層次清晰、顏色絢麗,春天田園特征明顯。後兩句體現了田園的寧靜雅致,如果不是蜻蜓蝴蝶的舞動,還以為置身畫中壹樣,十分悠閑。
4、《南屏》 宋 朱翌
正當晝永六十刻,久坐僧齋烹雨前。
滿園菜花開向夏,壹雙蝴蝶飛上天。
作者朱翌是南宋詩人。因為不肯依附秦檜,在家閑居近二十年。期間寫下了很多的田園隱居詩,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南屏晚鐘是西湖美景之壹。作者在秦檜死後,曾出任宣州、平江府,這兩個地方離西湖很近,山下就是著名的凈慈寺。
這首詩寫的是暮春將近,初夏將來的時候。所謂六十刻,按現在話來說,就是下午3點。過去壹個時辰是兩個小時,壹個小時是4刻,壹刻15分鐘。
作者在漫長的春日,坐在僧齋烹茶,看樣子快要下雨了。向小園望去,遍地菜花,叢中壹雙蝴蝶飛向天空。這樣愜意的生活,是多少人的向往啊!
5、《新陽鋪》 宋 江梅
梅花籬落菜花畦,春水平田釀燕泥。
健事老翁頭雪白,壹簔煙雨自扶犁。
這首詩描繪了江南春光,表現了勞動人民辛勤勞作的艱辛。小院裏種著梅花,外面種著菜花,菜田裏滿是春水。這是燕子飛來的季節,也是耕作的季節。
壹位白發農夫,在煙雨之中自己在犁地。彼情彼景,讓我不僅想起了現在農村的留守老人,讀起來有壹種莫名的感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