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賞析舒婷的《往事二三》

賞析舒婷的《往事二三》

壹、這是壹首抒情詩,關於這首詩的賞析如下:

1、原詩如下:

舒婷:《往事二三》

壹只打翻的酒盅

石路在月光下浮動

青草壓倒的地方

遺落壹只映山紅

案樹林旋轉起來

繁星拼成了萬花筒

生銹的鐵錨上

眼睛倒映出暈眩的天空

以豎起的書本擋住燭光

手指輕輕銜在口中

在脆薄的寂靜裏

做半明半昧的夢

1978.5.23

2、關於這首詩的分節解釋:

第壹節寫實,由於“月光下石路的浮動”壹句,使這種寫實看起來顯得不真實,第二節寫幻覺,但又是很冷靜的敘述,使產生這種幻覺的主體----隱於背後的詩人自己顯得真實。

到第三節時,詩人的自我才漸漸凸現,仿佛由遠而近,回到眼前:書本、燭光、銜在口中的手指。以上的幻覺只發生在短短的走神壹般的回憶裏,寂靜是脆薄的,做的只是半明半昧的夢,易醒、短暫,因而也更為美好,反照了現實中自己的無奈與孤獨。

3、關於 這首詩的整體賞析:

可以閉起眼來,在腦海裏過電影壹樣想象壹下這首詩的場景。往事,只在詩人的記憶裏留下了這些細枝末節,故事與情節隱蔽在這些枝節的背後,斷斷續續的,對於詩人來說,可能有用很多話也說不完的事,也可能有比這些枝節更為重要的,但詩人要表現的卻是這些:打翻的酒盅、壓倒的青草、遺落的映山紅,應當說它們的背後是有故事的,可是“石路在月光下浮動”、“案樹林旋轉起來”、“眼睛倒映出暈眩的天空”,太象壹次目擊,這些幻視更強有力地使這壹切置入夢境之中,無非是太過遙遠或者不堪回首,親切中有著諸多的清麗、輕柔美好的人與事,恰恰也應證了“往事如夢”這樣壹個如今已成陳詞的經驗。

這首詩寫得淺淡、輕盈、明亮,有很好的透光性和電影畫面快速切換壹般的跳躍感,整首詩質地單純,少女的落寞與無聊,沈浸於回憶中的可人形象在紙上躍躍然。

 二、補充解釋:

舒婷,當代著名女詩人,1952年生於福建晉江,著有詩集《雙桅船》(1982)、《舒婷顧城抒情詩選》(1982)、《會唱歌的鳶尾花》(1986)、《始祖鳥》(1992)、《舒婷的詩》(1994)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