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這個商品氣息無孔不入的時代裏,做壹個純粹的詩人需要克服多重壓力。存在於當代詩人中的壹個普遍現象是從詩歌寫作轉向非詩歌寫作。這種轉向的原因也許比較復雜,但大多出於對文學市場的考慮,它潛在地包含著壹種讀者中心的意識,以及對作品暢銷的期待。而特朗斯特羅姆拒絕向任何外力和誘惑妥協,他絕不會迎合讀者,更不會迎合獎項,包括諾貝爾文學獎,他是壹個非常純粹的詩人。如果說這些是外在壓力的話,壹個純粹的詩人必然還會承受內在的壓力。正如現代派文學的創始人波德萊爾所說的,“壹切偉大的詩人本來註定了就是批評家”。因為,復雜的時代要求甚至迫使詩人用多種方式說話,所以,大多當代詩人往往壹手寫詩,壹手寫評論。特朗斯特羅姆不是沒有感到這種壓力,但他執意要做壹個“詩的禁欲主義者”。因此,他主動克服了用另壹種文體表達自己的誘惑,並壓縮自己的批評意識,實在難以克制時,他也會用詩歌的形式把它呈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