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語文水平不過關的壹個很重要原因:過於重視語文成績,過於註重機械習題的訓練,而忽視文化內涵的傳承。
語文課,不能沒有文化教育。近兩年,總是聽到這樣的理念“語文課要有語文味”。什麽是語文味?這個概念在語文老師的腦海中模模糊糊的。我想所謂語文味,有壹點很重要的就是文化的傳承。我想以蘇軾的《記承天寺夜遊》壹課為例,說說自己的粗鄙見解,若有不當之處,還望海涵。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戶, 欣然起行。 念無與為樂者, 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懷民亦未寢, 相與步於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橫, 蓋竹柏影也。 何夜無月? 何處無竹柏?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記承天寺夜遊》壹課的文化味可體現在:壹是由蘇軾與月的不解情緣,開展群文閱讀,學習傳統文化。在教學這壹課時,老師們通常會問這樣壹個問題:月色入戶的入字怎麽理解?學生答:映入、射入、進入……月亮在這裏是擬人化了,像蘇軾的朋友壹樣進入他的家裏。月光似乎懂得這位遷客騷人的孤獨寂寞,主動與他作伴。學生對於蘇軾這位“天上的知己”的理解還是浮於表面的,不深刻的。對於蘇軾來說,月亮是壹個很重要的意象,他壹生寫到月的詩詞就有500多首。明月是他與朋友真摯友情的象征“夜闌風靜欲歸時,惟有壹江明月碧琉璃。”《虞美人·有美堂贈述古》;明月是他對歷史對人生的感慨“人生如夢,壹尊還酹江月。”《念奴嬌·赤壁懷古》;明月是他內心孤寂的寫照“燈火錢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見人如畫。”《蝶戀花·密州上元》;明月還是他對妻子的無盡思念“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明月的文化形象,在蘇軾的筆下不斷豐富起來。如果能在講解《記承天寺夜遊》時,指導與月相關的課外閱讀,學生的文學素養在知識的類比遷移中是不是可以提升呢?
二是學習蘇軾的處世哲學。如果說理科的學習是為了改變世界、撬動地球,那麽文科的學習就是尋找自我、獲得內心世界的成長。“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此句無壹字含月,卻無壹字不是在寫月,虛實相生,相映成趣,化無形為有形。竹柏倒影的淡雅寧靜,壹池春水的靜謐空明,水草搖曳生姿,從而創造出壹個冰清玉潔的適明世界,也折射出作者光明磊落、胸無塵俗的襟懷。作者以高度凝練的筆墨,點染出壹個空明澄激、疏影搖現、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是怎樣壹位詩人能看到如此空明澄凈的美妙世界呢?恰恰是那位剛剛經歷“烏臺詩案”死裏逃生,又遭貶謫的蘇軾。我想蘇軾的幸福哲學用壹句話概之:享受生命的片刻美好,化苦難為不朽的詩篇。
回到語文教學的問題上來,今日讀蘇軾,既在讀他的真、善、美的文字,自由、灑脫、自在的性格,更在讀他用閱讀與文字成就的人生和中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