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兒這首詩的背景和解讀如下:
背景:
陸遊具有多方面才能,尤以詩的成就為最,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稱,不僅成為南宋壹代詩壇領袖,而且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存詩9300首。
解讀:
這首詩是陸遊的絕筆,對兒子的臨終遺囑。他在彌留之際,還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貴族霸占著的中原領土和人民,熱切地盼望著祖國的重新統壹,因此他特地寫這首詩作為遺囑,諄諄告誡自己的兒子。
本詩通過描寫詩人的悲愴心境,傳達出詩人臨終時復雜的思想情緒和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既有對抗金大業未就的無窮遺恨,也有對神聖事業必成的堅定信念。
全詩語言不假雕飾,直抒胸臆。開頭以示兒為題,寫出了詩人即將離開人世時的千叮嚀萬囑咐。首句死去元知萬事空表明詩人即將離開人世,人死後萬事皆空,詩人表現出了生死如夢的悲壯心境。
但悲不見九州同壹句寫出了詩人死後的遺憾和唯壹的心願。王師北定中原日壹句寫出了詩人對南宋軍隊能夠收復中原的期望。家祭無忘告乃翁壹句寫出了詩人對兒子的期望和囑托。
陸遊的寫作特點:
1、多樣化的題材內容
陸遊的詩歌涵蓋了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包括愛國主題、日常生活和情景的吟詠等。他的詩歌中多是自抒報國壯誌的憂國深思的作品,如《書憤》、《關山月》等。
此外,他還善於從各種生活情景中發現詩材,無論是高山大川還是草木蟲魚,無論是農村的平凡生活還是書齋的閑情逸趣,他都有細致人微的描繪。
2、氣勢奔放、境界壯闊的詩風
陸遊性格豪放,胸懷壯誌,在詩歌風格上追求雄渾豪健而鄙棄纖巧細弱。在這種風格論的指導下,他形成了氣勢奔放、境界壯闊的詩風。他把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實現的壯誌豪情都傾瀉在詩中,常常憑借幻境、夢境來壹吐胸中悶氣。
3、豐富的想象力
陸遊的詩歌充滿浪漫主義色彩,他善於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將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融入到詩歌中,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例如他的《長恨歌》、《題醉中所作草書卷後》、《與青城道人飲酒作》等詩都充滿了奇特的想象力和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