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千裏學習得到知識的古詩詞:讀萬卷書,行萬裏路
萬卷原指:皇帝的試卷,讀萬卷書意為:讀書為了進京趕考,金榜題名。行萬裏路意為:走入仕途,為皇帝辦事,。
現解釋為:讀萬卷書:是指要努力讀書,讓自己的才識過人。行萬裏路:是指讓自己的所學,能在生活中體現,同時增長見識,也就是理論結合實際,學以致用。
示例如果說:讀萬卷書為了金榜題名,
那麽:行萬裏路,就是:大展宏圖,學為所用,
所以:讀萬卷書 行萬裏路 成為學子的信條!
2.有哪些形容學習收獲的詩句和名言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學而》
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3、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
4、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5、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論語·衛靈公》
6、博學而篤誌,切問而近思。——《論語·子張》:廣博地學習以堅定自己的意誌,懇切的提問並且聯系實際進行思考。
7、博學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孟子·離婁下》
8、學至乎沒而後止。——《荀子·勸學》:學習到生命的最後壹刻才算中止。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10、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禮記·中庸》
1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12、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裏仁》
13、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14、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進學解》:德行由於深思而有所成就,因隨聲附和而毀掉。
15、聖人無常師。——韓愈《師說》
16、學貴得師,亦貴得友。——唐甄《潛書·講學》
17、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孟子·盡心下》
18、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朱熹《觀書有感》
3.那些形容在學習上有收獲的詩句請問是這些嗎: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觀書有感》
早知今日讀書是,悔作從來任俠非。——李頎《雜曲歌辭·緩歌行》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有女顏如玉。男兒欲遂平生誌 ,六經勤向窗前讀。 ——真宗《勸學文》
木落水盡千崖枯,迥然吾亦見真吾。坐對韋編燈動壁,高歌夜半雪壓廬。地爐茶鼎烹活火,壹清足稱讀書者。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翁森《四時讀書樂》
4.關於收獲的名言警句要10個壹個人的青春時期壹過,就會出現像秋天壹樣的優美的成熟時期,這時,生命的果實像熟稻子似的在美麗的平靜的氣氛中等待收獲。
—— 莎士比亞: 我們所收獲的,就是我們自己所播的種。 -----John Pierce “只要行動,就有收獲” 播種行為,可以收獲習慣;播種習慣,可以收獲性格;播種性格,可以收獲命運。
——英國作家薩克雷 辛勤的耕耘是收獲之本,良好的付出是成才之道!”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壹分耕耘,壹分收獲,要想收獲得好,必須耕耘得好。 偉大的成績和辛勤勞動是成正比例的,有壹分勞動就有壹分收獲,日積月累,從少到多,奇跡就可以創造出來——魯迅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 李紳 有耕耘就有收獲,有泥土就會有綠蔭,有艷陽也會有陰雨。壹個耕耘者只要認認真真地勞動,定會有果實可收,也定能得到人們的愛戴。
(劉文玉)。
5.形容獲得很多知識的成語碩果累累、滿載而歸、結實累累、受益匪淺、左右采獲
壹、碩果累累 [ shuò guǒ léi léi ]
解釋:本義是指秋天豐收時樹上的果實茂盛的樣子。現在常引申為某人的作品很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出處:霍達《補天裂》第十三章:七百年來,子孫不息,人才輩出,歷代科舉,碩果累累。
二、滿載而歸 [ mǎn zài ér guī ]
解釋:載:裝載;歸:回來。裝得滿滿地回來。形容收獲很大。
出自:明·李贄《焚書·又焦弱侯》:“然林汝寧向者三任,彼無壹任不往,往必滿載而歸。”
譯文:然而汝寧林知府剛才三任,他沒有壹任不去,去了壹定會滿載而歸
三、結實累累 [ jiē shí léi léi ]
解釋:形容果樹上結的果子很多。
出自:畢璞《第壹次真好》中的句子:我是個生長在都市,從來不曾享受過田園生活的俗子。除了木瓜樹以外,所有結實累累的果樹,都只能夠在圖畫、照片、電視和電影中看到。今天第壹次看到這棵果實如此豐碩的柚子樹,霎時間,心頭充滿了喜悅與新奇。
四、受益匪淺 [ shòu yì fěi qiǎn ]
解釋:指收獲不小,有很大的收獲,壹般指意識形態方面。
出自: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五卷二十五章:“這類‘講座’還售門票,並兼售演講本人的著作,使得這類活動讓各方面都受益匪淺。”
五、左右采獲 [ zuǒ yòu cǎi huò ]
解釋:左手右手都有收獲。比喻研究學問,多采材料。
出自:周 孔子編訂《詩經·周南·關睢》:“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譯文:長短不齊的荇菜,兩手左右去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