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鑒賞的方法與步驟
壹、 煉字型 1、提問方式:這壹聯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麽字?為什麽? 2、提問變體:某字歷來為人稱道,妳認為它好在哪裏? 3、解答分析:古人作詩講究煉字,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味這些經錘煉的字的妙處。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 立起來談,得放在句中,並結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 4、答題模式:①肯定“好”或肯定哪壹個更好;②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③展開聯想和想像,把該 字還原句中描摹景象,分析它凸顯的形象;④點出該字烘托的意境。表達了什麽感情(有時需從結 構上考慮)。 答題套路: 某字在詩中的意思是( ),生動形象地寫出了( )的情景,淋漓盡致地表達了作者( ) 的情感。 二、分析意境型 1、提問方式:這首詩營造了壹種怎樣的意境? 2、提問變體: ①這首詩描繪了壹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②從“情”和“景”的角度對某首詩或詞作壹賞析。 3、解答分析:這是壹種最常見的題型。所謂意境,是指寄托詩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綜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產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個方面,答題時缺壹不可。 4、答題模式:①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展開聯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描述時壹要忠實於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象加以再創造;②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壹般用兩個雙音節形容詞概括出來,如:雄渾壯闊、恬靜優美、孤寂冷清、蕭瑟淒愴等,註意要能準確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③分析作者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具體。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應答出為什麽而“感傷”。 答題套路: 這首詩描繪了壹幅( )的畫面,營造了壹種( )的氛圍,從而表達了作者( )的情感(心情,心境)。 三、分析句意型 1、提問方式:這句詩好在哪裏? 2、提問變體:這句詩有什麽含義和作用?表達上有什麽特點? 3、解答分析:壹句詩可能是寫景的,可能是抒情的,可能是寫人的。寫人的方法包括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外貌描寫以及細節描寫等。理解壹句詩壹定要聯系上下句並結合全詩進行。 4、答題模式:①闡明語表義,有時要發掘它的深層意思;②分析詩句在寫景或抒情或寫人方面的表達作用。③簡要說明藝術效果。 四、分析語言特色型 1、提問方式: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 2、提問變體:①請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 ②談談此詩的語言藝術。 3、解答分析:這種題型不是要求揣摩個別字詞運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詩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這類題要求學生最好能知人論事,因為不同的作者語言風格不壹樣,如李白雄渾飄逸而杜甫則是沈郁頓挫。但有時候我們不熟悉作者也可以從詩中讀出語言風格,有的曉暢明快,有的風味十足等等。 4、答題模式:①用壹兩個詞或壹兩句話,準確點明語言特色(簡練傳神、凝練沈郁、入木三分、煉字精巧、壹字傳神、對仗工穩、語近情遙、莊諧俱見……);②結合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③闡述詩中用語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答題套路: 這首詩的語言特點是( ),如( ),這種風格很好地表達了作者( )的情感。 五、分析主旨型題 1、提問方式:這首詩表現了怎樣的主旨? 2、提問變體:請分析某句詩蘊含了作者當時何種心情。 3、解答分析:分析主旨往往需要關註以下幾個方面:⑴涉及的文化常識、生活常識、歷史典故、神話傳說和自然現象;⑵某壹詩句的大意或內涵;⑶詩人的思想傾向、政治主張、誌向追求、生活經歷;⑷時代背景、社會現實。 4、答題模式:①分析具體詩句寫了什麽;②抒發了什麽情感,暗寓了什麽。 答題套路: 這是壹首( )的詩,詩歌各句分別寫了( ),通過( )手段,抒發了作者( )的情感(心情,心境)。 六、分析技巧型題 1、提問方式:這首詩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 2、提問變體: ①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技巧(或藝術手法,或手法)。 ②詩人是怎樣抒發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3、解答分析:表現手法是詩人用以抒發感情的手段方法。要準確答題,首先必須熟悉常用的壹些表現手法;其次,要對詩句進行全面多角度分析。 4、答題模式:①準確地指出用了什麽表現手法(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修辭手法:正反對比、巧用比喻、妙用比擬、誇張得體等。表現手法: 襯托、對比、虛實、大小等);②結合詩句分析,何以見得是用了這種手法;③這種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或旨意。 答題套路: 這首詩用了( )的表現手法(藝術手法,修辭手法),如( ),從而突出了(強調了,更有效地表達了……)作者( )的情感(心情,心境)。 七、分析構思(結構思路)型 1、提問方法:這首詩是怎樣構思的? 2、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構思之妙。 3、解答分析:詩歌思有路,壹首詩句與句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系。那麽,分析詩的結構思路,必須把握詩句的關系。有的詩先寫景後抒情,有的先敘事後抒情,還有鋪墊、過渡、烘托、起承轉合之說。 4、答題模式:①概述詩句的內容。②揭示詩句之間的聯系。③指出這種構思傳達出什麽思想感情。 八、對比鑒賞式提問方式 壹般提問:對兩首詩或詞進行內容與主題、方法等方面的對比;也有與學過的課文詩句的對比。 變式提問:請說出兩首詩詞在某方面的相同點或不同點。 答題步驟: 1、找出相關的比較點(題眼) 2、對原詩中具體語句分別進行分析,分條做答。 九、判斷觀點型 提問方式: 壹般提問:有人這樣認為,有人那樣認為,妳覺得呢? 變式提問:有人這樣認為,妳同意嗎?請說出理由。 答題步驟:1、表述自己的觀點(明確) 2、用原詩句證明此觀點(具體) 答題套路: 我認為( ),原因是( )(從原詩中找到理由並分條陳述) 總之:詩歌答題萬能模式為: 1. 意境類:描繪畫面(忠於原詩,語言優美)+概括氛圍+分析思想感情 詩歌鑒賞題答題模式 壹、 煉字型 1、提問方式:這壹聯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麽字?為什麽? 2、提問變體:某字歷來為人稱道,妳認為它好在哪裏? 3、解答分析:古人作詩講究煉字,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味這些經錘煉的字的妙處。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得放在句中,並結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 4、答題模式:①肯定“好”或肯定哪壹個更好;②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③展開聯想和想像,把該字還原句中描摹景象,分析它凸顯的形象;④點出該字烘托的意境。表達了什麽感情(有時需從結構上考慮)。 答題套路: 某字在詩中的意思是( ),生動形象地寫出了( )的情景,淋漓盡致地表達了作者( )的情感。 二、分析意境型 1、提問方式:這首詩營造了壹種怎樣的意境? 2、提問變體: ①這首詩描繪了壹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②從“情”和“景”的角度對某首詩或詞作壹賞析。 3、解答分析:這是壹種最常見的題型。所謂意境,是指寄托詩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綜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產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個方面,答題時缺壹不可。 4、答題模式:①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展開聯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描述時壹要忠實於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象加以再創造;②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壹般用兩個雙音節形容詞概括出來,如:雄渾壯闊、恬靜優美、孤寂冷清、蕭瑟淒愴等,註意要能準確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③分析作者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具體。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應答出為什麽而“感傷”。 答題套路: 這首詩描繪了壹幅( )的畫面,營造了壹種( )的氛圍,從而表達了作者( )的情感(心情,心境)。 三、分析句意型 1、提問方式:這句詩好在哪裏? 2、提問變體:這句詩有什麽含義和作用?表達上有什麽特點? 3、解答分析:壹句詩可能是寫景的,可能是抒情的,可能是寫人的。寫人的方法包括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外貌描寫以及細節描寫等。理解壹句詩壹定要聯系上下句並結合全詩進行。 4、答題模式:①闡明語表義,有時要發掘它的深層意思;②分析詩句在寫景或抒情或寫人方面的表達作用。③簡要說明藝術效果。 四、分析語言特色型 1、提問方式: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 2、提問變體:①請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 ②談談此詩的語言藝術。 3、解答分析:這種題型不是要求揣摩個別字詞運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詩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這類題要求學生最好能知人論事,因為不同的作者語言風格不壹樣,如李白雄渾飄逸而杜甫則是沈郁頓挫。但有時候我們不熟悉作者也可以從詩中讀出語言風格,有的曉暢明快,有的風味十足等等。 4、答題模式:①用壹兩個詞或壹兩句話,準確點明語言特色(簡練傳神、凝練沈郁、入木三分、煉字精巧、壹字傳神、對仗工穩、語近情遙、莊諧俱見……);②結合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③闡述詩中用語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答題套路: 這首詩的語言特點是( ),如( ),這種風格很好地表達了作者( )的情感。 五、分析主旨型題 1、提問方式:這首詩表現了怎樣的主旨? 2、提問變體:請分析某句詩蘊含了作者當時何種心情。 3、解答分析:分析主旨往往需要關註以下幾個方面:⑴涉及的文化常識、生活常識、歷史典故、神話傳說和自然現象;⑵某壹詩句的大意或內涵;⑶詩人的思想傾向、政治主張、誌向追求、生活經歷;⑷時代背景、社會現實。 4、答題模式:①分析具體詩句寫了什麽;②抒發了什麽情感,暗寓了什麽。 答題套路: 這是壹首( )的詩,詩歌各句分別寫了( ),通過( )手段,抒發了作者( )的情感(心情,心境)。 六、分析技巧型題 1、提問方式:這首詩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 2、提問變體: ①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技巧(或藝術手法,或手法)。 ②詩人是怎樣抒發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3、解答分析:表現手法是詩人用以抒發感情的手段方法。要準確答題,首先必須熟悉常用的壹些表現手法;其次,要對詩句進行全面多角度分析。 4、答題模式:①準確地指出用了什麽表現手法(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修辭手法:正反對比、巧用比喻、妙用比擬、誇張得體等。表現手法: 襯托、對比、虛實、大小等);②結合詩句分析,何以見得是用了這種手法;③這種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或旨意。 答題套路: 這首詩用了( )的表現手法(藝術手法,修辭手法),如( ),從而突出了(強調了,更有效地表達了……)作者( )的情感(心情,心境)。 七、分析構思(結構思路)型 1、提問方法:這首詩是怎樣構思的? 2、提問變體:請分析這首詩的構思之妙。 3、解答分析:詩歌思有路,壹首詩句與句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系。那麽,分析詩的結構思路,必須把握詩句的關系。有的詩先寫景後抒情,有的先敘事後抒情,還有鋪墊、過渡、烘托、起承轉合之說。 4、答題模式:①概述詩句的內容。②揭示詩句之間的聯系。③指出這種構思傳達出什麽思想感情。 八、對比鑒賞式提問方式 壹般提問:對兩首詩或詞進行內容與主題、方法等方面的對比;也有與學過的課文詩句的對比。 變式提問:請說出兩首詩詞在某方面的相同點或不同點。 答題步驟: [要學習網-中學生最喜歡的學習論壇;網址yaoxuexi.cn手機版地址wap.yaoxuexi.cn] 1、找出相關的比較點(題眼) 2、對原詩中具體語句分別進行分析,分條做答。 九、判斷觀點型 提問方式: 壹般提問:有人這樣認為,有人那樣認為,妳覺得呢? 變式提問:有人這樣認為,妳同意嗎?請說出理由。 答題步驟:1、表述自己的觀點(明確) 2、用原詩句證明此觀點(具體) 答題套路: 我認為( ),原因是( )(從原詩中找到理由並分條陳述) 總之:詩歌答題萬能模式為: 1. 意境類:描繪畫面(忠於原詩,語言優美)+概括氛圍+分析思想感情 2. 手法類(修辭方法、表達方法):揭示手法+結合詩句分析(怎樣用)+思想感情+作用效果 3.語言特色類:揭示語言特色+結合詩句具體分析+思想感情+作用效果 4. 煉字類:該字在句中的含義+技巧(活用、倒裝、手法)+放入句中描述景象+意境感情(作用效果) 5.關鍵詞類:主旨作用+結構作用 6.感情類:通過XX內容+抒發(寄寓/揭露)XX感情 7.概括主旨類:詩歌定位+各句內容+通過XX手法+抒發XX感情+評價 8.鑒賞類:寫了什麽+怎樣寫的(技巧+語言風格+字句特色)+表達效果(感情) 9.形象類:找到詩句+分析基本含義+為何要寫(主旨)+作用效果 10.詩歌意象、含義:表層含義+深層含義(即解釋詩句) 11、人物形象:身份+性格 12、 單純的作用類:內容作用+結構作用 十、表達技巧: 1、 修辭手法: 比喻、比擬、誇張、對偶、襯托、借代、對比、雙關、反復、互文、用典、反問、設問。 2、表現手法: ⑴表達方式: ①描寫、抒情、記敘、議論、說明。(重點是描寫和抒情) ②描寫(工筆、白描、細描)、動與靜、正與側、點與面、樂與哀、明與暗、虛與實、聲與色、抑與揚。 ⑵藝術手法(寫作手法):象征、聯想、想象、白描、襯托、類比、抑揚關系、托物言誌(托物寓理、感物抒懷)、動靜相襯 、以小見大、渲染烘托、虛實結合、景情關系(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於景、情因景生)、直抒胸臆、諷喻(借古諷今、借古喻今、借古傷今)、賦、比、興。 3、篇章結構: 開門見山、曲筆入題、卒章顯誌、以景結情、總分得當、層層深入、過渡照應、伏筆鋪墊、疊詞疊句、照應倒裝、首句標目、畫龍點睛、渾然天成、化用(字詞點化、內容升華、意境開拓)、互文、排比。 十壹、語言風格: 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淺顯、辭藻華麗、委婉含蓄、簡潔洗練、沈郁頓挫、渾厚雄壯;多用口語,明白如話;自然質樸,直率奔放;清靜幽深、雄偉奇特、慷慨悲壯、綺麗秀美、含蓄雋永、凝練簡潔、艷麗多彩;簡潔巧妙,入木三分;語言凝練,生動傳神;字字是淚,聲聲哀嘆,感人至深;自然宏麗,饒有風骨;樸實無華,淡雅含蓄;清而不淡,秀而不媚;色調和諧,自然明麗;清新明快,自然質樸;筆調婉約、簡練生動。 陶淵明:樸素自然 杜甫:沈郁頓挫 白居易:通俗易懂 李白:豪邁飄逸 王昌齡:雄健高昂 杜牧:清健俊爽 李商隱:朦朧隱晦 王維:詩畫壹體 溫庭筠:綺麗香艷 高適:悲壯蒼涼 李清照:婉約淒切 陸遊:悲壯愛國 辛棄疾:氣勢雄壯 李煜:傷感細膩 範仲淹:蒼涼悲壯 蘇軾:曠達豪邁 十二、意境特點: 清新明麗、雄奇壯美、沈郁孤愁、和諧靜謐、開闊蒼涼、高遠寥廓、幽清明凈、朦朧恬靜、孤寂落寞、荒涼蕭條、衰敗冷落、開闊遼遠、幽靜閑適、安謐淡雅、淒涼冷清、寥廓孤寂、孤寂悲涼、肅穆、悲壯、纏綿、冷落、恬淡、蕭索。 十三、心境概括:(可兩兩搭配) 孤寂落寞、孤寂悲涼、傷心、惜別、孤苦、寂寞無聊、離愁之苦、思念、孤獨、向往、厭惡、清高孤傲、狂放、自由閑適、惆悵感傷、超脫塵世、悠然自得、憂國憂民、憤慨不平、感時傷亂、孤獨悲傷。 十四、常見人物形象: 1.不慕權貴、豪放灑脫、傲岸不羈的形象。如李白。 2.心憂天下、憂國憂民的形象。如杜甫。 3.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的隱者形象。如陶淵明。 4.懷才不遇、壯誌難酬的形象。如陳子昂 5.矢誌報國、慷慨憤世的形象。陸遊和辛棄疾 6.友人送別、思念故鄉的形象。如李白的《贈汪倫》、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7.獻身邊塞、反對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涼州詞》,王昌齡的《出塞》 8.愛恨情長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鈴》 十五、常用意象的象征意義: 古典詩歌中常見的意象內涵集錦 楊柳——表現離情別恨或柔情。 楊花——象征離散。 梧桐——表現寂寞惆悵、淒苦淒涼悲傷。 木葉——表現惆悵落寞的心境。 梅花——象征高潔或不屈不撓純凈潔白。 蘭花——象征高潔、美好。 菊花——象征隱逸、高潔、脫俗、高雅。 竹——象征正直、不從俗、向上、有氣節。 桃花——形容美女的容顏。 牡丹——表現富貴、美好。 松柏——高潔、堅強、堅貞或富有生命力。 綠葉——表現希望、活力。 黃葉——象征新陳代謝或表現美人遲暮。 禾黍——表黍離之悲(對昔盛今衰的感嘆)。 草——①表現生生不息和希望;②表現荒涼、偏僻;③象征地位、身份的卑微。 黃粱——表現虛幻的事或欲望的破滅。 花開——象征希望、人生的美好。 花落——表現失意、人生挫折或惜春之情,感傷。 鴛鴦——常喻夫妻,表現夫妻情深。 鴻雁——表現書信、兩情交往或思鄉之情。 鷓鴣——烘托荒涼破敗或惆悵落寞。 杜鵑——哀怨、淒惻、思歸或冤魂悲鳴。 猴猿——表現淒厲、哀傷、孤寂,愁苦。 鷹——表現剛勁、自由或大誌。 杜鵑——哀怨、悲傷、淒涼。 燕——溫情、惜春、愛的思念、滄桑、漂泊、信。 魚——表現自由、閑適。 烏鴉——不祥之物或比喻小人、凡夫俗客。 沙鷗——表現人生的飄零或傷感愁懷。 青鳥——指代情人的使者。 太陽——表現希望、活力或時光流逝。 細雨——表現生機、活力或纏綿的友情、愛情。 夕陽——比喻年老或表現失落、悲嘆滄桑。 細雨——潛移默化的教化。 月亮——①象征人生的圓滿、缺憾;②表現親人的團圓、分離;③寄托思鄉、思親之情;④表現曠達、瀟灑,美麗,冷清。 暴雨——象征熱情或殘酷,蕩汙穢的力量。 [要學習網-中學生最喜歡的學習論壇;網址yaoxuexi.cn手機版地址wap.yaoxuexi.cn] 露——比喻人生短促、生命易逝。 雪——象征純潔、高潔或表環境的惡劣 霜——象征人生無常易老,表前路坎坷。 春風——表現希望、曠達、歡娛、得意。 西風——表落寞、惆悵、思歸、烘托衰敗。 浮雲——表現遊子漂泊、飄零。 晴天——表現光明、歡娛。 濃雲——表現愁腸壓抑。 陰天——表現壓抑、愁苦、寂寞。 玉——象征高潔、脫俗。 尺素——指代書信。 吳鉤——佩帶的刀劍,看吳鉤,建功立業的抱負。 珍珠——表現美麗、純潔無瑕。 船——漂泊、無拘無束,自由曠達。 紅色——象征青春、熱情,表現喜事。 白色——象征純潔無瑕,表現喪事。 綠色——象征希望、活力、和平。 黑色——表現黑暗、絕望或神秘 藍色——表現高雅或憂郁。 黃色——象征溫暖、平和。 紫色——表現高貴、神秘。 桑梓——家鄉,表現懷鄉之情。 西樓——排遣憂傷或遙望故國、故鄉、愛人、友人的傷心之樓。 南園——泛指花草園林。 落日——代表惆悵。 冬雪——代表冷峻。 秋雨——代表憂愁。 流水——代表嘆惋、時間流逝。 落葉——代表失意、傷感。 丁香——指愁思或愛戀情結。 大漠——代表蒼涼。 曠野——代表淒清。 美酒——壯行。 紅豆——相思。 竹林——閑趣、隱逸。 孤燈——孤苦、羈旅淒涼,思鄉懷人。 秋蟲——淒涼。 故園——鄉愁。 燭——相思、別愁。 枯藤——蕭瑟、荒涼。 古琴——知音。 古道——荒涼。 飛鳥——空遠。 長亭——送別。 樓蘭——西域古國名,表現衛國立功。 關山——指遙遠的地方,多用以表現懷鄉、思人。 陽關——古地名,指代離別送行的歌。 蓮——“憐”諧音雙關,借以表達愛情。 闌(欄)幹——象征著思念、寂寞、離愁。 孤雁——思親,思鄉,孤獨。 寒蟬——悲涼、離愁別緒。 梅子——成熟比喻少女的懷春。 十六、常用典故含義: 投筆:棄文從武 雞黍:專指招待客人的飯菜 長城:守邊的將士 紅豆:象征愛情或相思 樓蘭:邊境之敵 瑟瑟:原為綠色寶石的名稱,後來借指綠色 折腰:屈身事人 杜康:酒 化碧:剛直忠正的人為正義事業而蒙冤受屈 黍離:對國家昔盛今衰的痛惜傷感之情 鴻雁,雁書,雁足,魚雁:書信,音訊 桑榆:指日落時余光所照之處,後指垂老之年 尺素:書信 商女:即歌女,後以此為不顧國家存亡而醉生夢死的典故 青鸞,青鳥:傳遞書信的人 鷓鴣:襯托處境的艱難或心情的惆悵 雙鯉,鯉魚,鯉素:書信 杜鵑:渲染哀怨悲淒的氣氛或思歸的心情 五柳:隱者 鴻鵠:人有遠大誌向 東籬,采菊:辭官歸隱後的田園生活或閑雅的情致 雕蟲: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 三徑:隱士居住的地方 *** :優秀的文學作品或文采 勞歌,渭城,陽關:送別時唱的歌曲 長亭,南浦,柳岸:送別地 夕陽:離別時的心情或暮年 老年 牧童:淡泊,田園生活 煙波:離別後漂泊無依 吳鉤:武器或有勇武豪情 明月:鄉愁 青雲:高的地位 孤雁,落帆,斷鴻:孤獨遊子 青紫:高官顯爵 丁香:愁心或情結 青梅竹馬:男女小時天真無邪壹起玩耍 蟬鳴:悲秋 青天:清官 落花:傷春 落葉:秋天 黃昏日暮:死亡迫近的憂懼或蒼茫的歷史意味 西樓,望江樓:送別地或悠悠愁緒 梅子:含有風情意味 (梅子成熟:少女懷春)(梅雨:悠悠愁緒) 飛蓬,孤蓬,歸蓬:孤寂的遊子 第1步,從詩歌的語言入手,鑒賞詩句中用得巧妙的字或詞,闡述清楚如何巧妙。 第2步,從詩歌的意象入手,鑒賞詩句意象選擇是否恰當、如何恰當。 第3步,從詩歌的意境入手,結合詩句分析詩人所構建出來的意境。 第4步,從詩歌的情感入手,分析詩句裏流露出的情感。 1、首先妳要能夠懂字面的意思啊。 2、詩中的意境景物也是不可忽視的,不同的物所要表達的感情基調也就能大致確定了。 3、然後要了解壹下寫作背景,作者(作者壹般的風格是什麽樣的,例如李白的豪放飄逸)。 這些都是妳所要考慮到的。 步驟的話,妳可以先寫詩中哪些哪些景物襯托出了怎樣的壹種情境,表現出了是人內心的怎樣的壹種情感(這是最簡單的開頭,答到這點就能得幾分了)。再寫寫、扯扯就行了。 高考時間有限,腦子壹定要轉的快壹點就行了,寫多了,反而耽誤時間,又繁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