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吉體詩歌是李賀開創的。
人物簡介:
李賀(790年-816年),字長吉,後世稱李昌谷,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長吉體詩歌開創者,有“詩鬼”之稱,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是中唐詩壇中個性非常突出的詩人。曾官協律郎、奉禮郎。
作品風格:
李賀詩歌詩風以空靈甚至詭異見長,在內容上主要是抒發懷才不遇的悲憤;描寫幻想中的神鬼世界;描寫人民的疾苦;揭露時弊、批判統治者的荒淫昏聵,歌頌邊塞將士英勇衛勉等。其藝術特點為:想象奇譎,辭采詭麗,變幻繽紛,刻意創新。
詩歌意象跳躍,結構不拘常法。修辭的奇巧和詩歌語言的奇峭。但有其不足,追求奇峭虛幻而往往流於晦澀險怪,缺少完整的形象和連貫的情思脈絡,難於索解。
李賀的主要成就:
借古諷今題材:
他寫這類作品,有壹定的現實基礎。早年家居昌谷,鄰近洛陽到長安的大道,征調運輸所必經,使他對人民所受重賦剝削,統治階級所為淫奢惡行,有所見聞。
後來京城羈旅,遊歷南北,貴族官僚的腐朽驕奢,宦官集團的亂政無能,藩鎮割據的禍國殃民,貪官汙吏的橫行不法,下層人民的受苦受難,進壹步激發詩人的憤慨。
發憤抒情題材:
李賀有積極用世的政治懷抱,雖然因仕途困厄,疾病纏身,存在“我當二十不得意,壹心愁謝如枯蘭”的消沈情緒,但也有許多詩篇反映對“臣妾氣態間,唯欲承箕帚”的官宦生活不滿,表現“天荒地老無人識”的不平。
他也不甘沈淪,發出“男兒屈窮心不窮,枯榮不等嗔天公”,“少年心事當拏雲,誰念幽寒坐嗚呃”的豪言壯語,更滿懷著“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的雄心壯誌。《贈陳商》、《送沈亞之歌》《野歌》《致酒行》等正是這方面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