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詩歌分享——贈李白

詩歌分享——贈李白

贈李白

杜甫

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賞析

李白和杜甫,是中國詩歌史上最耀眼的雙子星座。盡管他們在漫長的壹生中只有短暫的交集,卻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在他們相遇時,李白四十四歲,杜甫三十三歲;李白剛剛在長安度過了三年供奉翰林的生活,被唐玄宗賜金放還,不論是他的詩歌還是他的“謫仙人”風神,都已名滿天下;而杜甫此時尚未寫出建立起他在文學史上崇高地位的絕大多數詩作,和李白相比,他還只是盛唐詩壇上壹名文藝青年。但年齡和名氣的差異絲毫沒有影響他們壹見如故。在天寶三載(744)和天寶四載(745),他們先後在今天的河南、山東壹帶同遊,“醉眠秋***被,攜手日同行”,度過了極為快意的壹段時光。這首《贈李白》就是作於兩人於天寶四載再次同遊後分別之際。

詩中回顧了和李白詩酒論交、裘馬清狂的快意生活。從性格、年齡、聲名等各方面來看,當杜甫和李白交遊時,壹定是李白對杜甫的影響更大些。李白篤信道教,曾接受道箓。杜甫在與李白同遊時,也跟隨李白進行過尋仙煉丹的活動。而李白狂放不羈、傲岸卓然的精神氣質,也深深地感染了杜甫。“痛飲狂歌”“飛揚跋扈”就不僅是在寫李白,實際上是兩人同遊時精神面貌的***同寫照。

然而杜甫的思想根底畢竟是儒家的,他此時也漸趨成熟。他意識到這樣的生活不能引導他走向建功立業之路,他和李白至今都如“飄蓬”壹般;煉丹活動的沒有結果在表面上說是“愧”,其實是反省。“空度日”和“為誰雄”都顯示出他對這種放蕩生活的警醒。

事實上,杜甫在這次與李白作別後不久,就結束了“快意八九年”的漫遊,西至長安,認真地開始了漫長的求取功名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