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離情別意的詩句 1. 表現離情別意的詩句
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與君離別意,
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
2.李白:《送友人》
又送王孫去,
萋萋滿別情。
3.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春草明年綠,
王孫歸不歸?
4.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悒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壹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5.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6.高適:《別董大》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7.李白:《贈汪倫》
桃花潭水三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8 .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9.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輪臺東門送君去,
雪上空留馬行處。
10.李叔同:《送別》
長亭外,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
知交半零落。
壹瓢濁酒盡余歡,
今宵別夢寒。
2. 寫壹句離情別意的古詩詞
1.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4.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6.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8.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9.輪臺東門送君去,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0.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壹瓢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李叔同:《送別》)
3. 表離情別意的詩句
離情:《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沾巾. 顧炎武《精衛》 萬事有不平,爾何空自苦?長將壹寸身,銜木到終古。
我願平東海,身沈心不改。大海無平期,我心無絕時。
嗚呼!君不見西山銜木眾鳥多,鵲來燕去自成窠。 「在獄詠蟬」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沈。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梅花 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 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青松 陳毅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竹石 鄭板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石灰吟 於謙 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畫菊》 鄭思肖 花開不並百花從,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菊花》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題菊花 黃巢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壹處開。
沁園春.雪 毛澤東 北國風光, 千裏冰封, 萬裏雪飄。 望長城內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 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壹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 還看今朝!《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註釋:詩題壹作《渭城曲》. 渭城:在今陜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鹹陽古城. 朝雨:早晨的雨. 浥:潤濕. 陽關:在今甘肅省敦煌西南,為自古赴西北邊疆的要道. 簡析:這首詩語言樸實,形象生動,道出了人人***有的依依惜別之情.唐時即被譜成《陽關三疊》,歷代廣為流傳.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壹片冰心在玉壺. 註釋:芙蓉樓:據《壹統誌》載:"芙蓉樓在鎮江府城上西北隅."系晉潤州刺史王恭所建,故址在今江蘇省鎮江市.清代,在王昌齡謫居地龍標(今湖南省黔陽縣)也建有芙蓉樓.壹片冰心句是化用鮑照《白頭吟》中"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句意. 簡析:這首詩令人千古傳誦的是"壹片冰心在玉壺",表白了自己永遠純潔無瑕的心. 作者小傳: 王昌齡(698-756)字少伯,京兆長安人.詩擅長七絕,被稱"七絕聖手".能以精煉的語言表現豐富的情致,意味渾厚深長.其邊塞詩很著名.有《王昌齡集》. 《贈王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1]煙花三月下揚州.[2] 孤帆遠影碧空盡,[3]唯見長江天際流.[4] 註釋:之:去,往. 廣陵:揚州. 意思是:在黃鶴樓送孟浩然到廣陵去. [1]故人:老朋友,這裏指孟浩然. 西辭:辭,辭別.西辭,由西向東行. 意思:作者在黃鶴樓和老朋友辭別了. [2]煙花:指艷麗的春景. 下:順流直下. 意思是:在春光爛漫的三月,老朋友坐船順流 直下到揚州去. [3]孤帆:單獨的壹條船.碧空:晴朗的天空. 盡:沒有了,消失了. 意思是:那只船越走越遠,遠遠望去好像消失在晴朗的天空裏. [4]唯:只. 天際:天邊. 意思:只看見浩蕩的長江水,滾滾向天邊流去. 簡析:這首送別詩,大約寫於開元二十年(732)前後.詩人的摹景寫情,出語不凡,使人贊嘆!第三四句既是寫景,更是寫情,孤帆的影子都消失了,只有思念像長江水永遠流在心中.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1]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淡萬裏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第四節 宋人送別詞 《雨霖鈴》[1] 柳永 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2] 都門帳飲無緒,[3]留戀處,[4]蘭舟催發.[5]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6] 念—去去千裏煙波,[7]暮靄沈沈楚天闊.[8]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晚風殘月. 此去經年,[9]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10] 《踏莎行》 歐陽修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 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欄倚. 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註釋:侯館,能遠望之樓.熏,香氣.平蕪,平坦草地. 簡析:歐陽修的意義:壹代儒宗(詩文言誌)而致力於娛賓遣興的小詞(詞以抒情),有開創風氣之功;歐詞成花間詞之余風,於詞藝提高有貢獻. 陳亮水調歌頭 送章德茂大卿師虜 不見南師久,謾說北群空. 當場只手,畢竟還我萬夫雄. 自笑堂堂漢使,得似洋洋河水,依舊只流東. 且復穹廬拜,會向篙街行. 堯之都,舜之壤。
4. 離情別意的古詩加賞析,作者簡介
月下獨酌 花間壹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賞析: 李白懷才見棄,政治理想不能實現,心情是孤寂苦悶的。但他面對黑暗現實,沒有沈淪,沒有同流合汙,而是追求自由,向往光明,所以在他的詩篇中多歌頌太陽和詠月之作。
太陽是自然界中光明絢麗的形象,明月是清澈純潔的象征。尤其是明月,清新、明麗、寧靜、溫柔,因而詩人和它相親相近。
在這首詩中,詩人還進壹步把明月引為知己,對月抒懷。詩篇突然而起,直抒胸臆,表達壹種孤獨寂寥的思想感情。
這種孤寂之情無法驅遣,於是詩人以奇特的想象,生動的描寫,把明月作為知音,相邀對飲。同時還異想天地把自己的身影,也看作有情有知的同類,邀其***酌。
表面上有明月相伴,身影相隨,好象並不是獨酌,但月不解飲,影徒隨身,這就更加突出了詩人的孤獨感,正如孫洙所說:“題本獨酌,詩偏幻出三人。月影伴說,反復推勘,愈形其獨。”
(《唐詩三百首》卷壹)因為世少相知,詩人不得不以明月、身影為伴,向月而高歌,對影而起舞以排遣自己深沈的郁悶。結聯進而要和明月、身影永遠結成忘情好友,將來在邈遠的碧空中相見遨遊。
這表現了詩人對汙濁現實的強烈不滿,在孤獨中向往自由和光明。 這首五言古詩,構思新穎,想象奇妙,情致深婉,是李白抒情詩中別具神韻的佳作。
子夜吳歌 長安壹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賞析: 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在他的創作實踐中,十分註意向漢魏六朝的民歌學習,從中獲得豐富的養料,充實和發展自己的創作,這首《子夜吳歌》就是詩人向民歌學習而又有所創造的例證。
《子夜吳歌》是六朝時南方著名的情歌,多寫少女熱烈深摯地憶念情人的思想感情,表現非常真誠纏綿,李白正是掌握住了這種表達感情的特點,在本詩中成功地描寫了閨中思婦那種難以驅遣的愁思。“長安”兩句寫景,為抒情創造環境氣氛。
皎潔的月光照射著長安城,出現壹片銀白色的世界,這時隨著颯颯秋風,傳來此伏彼起的搗衣聲。搗衣含蘊著思婦對征人的誠摯情意。
“秋風”兩句承上而正面抒情。思婦的深沈無盡的情思,陣陣秋風不僅吹拂不掉,反而勾起她對遠方丈夫的憶念,更增加她的愁懷。
“不盡”既是秋風陣陣,也是情思的悠長不斷。這不斷的情思又總是飛向遠方,是那樣執著,壹往情深。
最後兩句思婦直接傾訴自己的願望,希望丈夫早日安定邊疆,返回家園和親人團聚,過和平安定的生活,表現了詩人對勞動婦女的同情。這首民歌氣味很濃的樂府詩,樸素自然,流麗婉轉,真切感人。
金陵酒肆留別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賞析: 李白《上安州裴長史書》中,曾說自己早年東遊揚州,不到壹年光景,“散金三十余萬,有落魄公子,悉皆濟之”,可見李白是壹位輕財重義,交遊極廣的詩人。這次,當他即將離開金陵,前往揚州時,朋友相送,在餞別的酒度上,李白寫了這首詩,作為臨別紀念。
這些來相送的“金陵子弟”,不過是些年輕的朋友,彼此雖意氣相投,但在政治理想上未必壹致,因此這首詩就很不好寫。說多了虛詞,沒有實際內容,只能流於淺薄、空泛。
然而朋友相處,壹旦分離,總是令人留戀的。現在如此寫來,恰到好處,它真誠地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重。
詩的開頭兩句,就寫得很歡暢、豪爽,形象生動,意境豐美。暮春三月,楊花飛舞,金陵酒肆,吳姬勸嘗。
此時此地,此情此景,無論是“欲行”還是“不行”的人,都是興奮的、愉快的。所以接下去的兩句,用敘述的語言,簡潔、明了地總寫壹筆惜別的熱烈場面。
這符合青年人的性格特點,也表明了朋友之間的美好情意。於是最後兩句,以設問方式,用眼前景物,十分貼切而自然地抒發了這離情別意的深切: 請朋友們不妨問壹問啊, 向東奔流而去的滔滔江水, 我們惜別的情意和它相比, 究竟是誰短啊又誰長? 如此作結,不僅形象生動,巧思巧妙,而且情真意切,余韻悠然。
全詩語言清新流利,具有質樸的民歌風味,是李白詩中的名篇。 謝榛說:“太白《金陵留別》詩:‘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妙在結語。”
(《四溟詩話》) 行路難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值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賞析: 《行路難》***三首,是李白天寶三年(744)因遭讒毀而離開長安時作的。
這是其中的第壹首。李白在這首詩中,以滿腔的悲憤,深深的感嘆著世路的艱難,從而抒發了他久久郁積於心的痛苦和憂傷。
壹向嗜酒成癖的詩人,面對這“金樽清酒”,竟然喝不進了,“玉盤珍羞”,也咽不下了,拔劍四顧,心意茫然。雖然壯誌猶在,但是啊,欲渡黃河,冰已塞川;將登太行,雪又滿山。
人生世路,竟是這樣難以逾越的艱難險阻。道路縱然。
5. 求
離情別意 衣帶漸寬終不悔。
為伊消得人憔悴。 昨夜西風雕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去留隨意,任天空雲卷雲舒;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 思想抱負 《行路難》李白 有耳莫洗潁川水,有口莫食首陽蕨。 含光混世貴無名,何用孤高比雲月。
吾觀自古賢達人,功成不退皆殞身。 子胥既棄吳江上,屈原終投湘水濱。
陸機雄才豈自保,李斯稅駕苦不早。 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
君不見吳中張翰稱達生,秋風忽憶江東行。 且樂生前壹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
《觀滄海》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淡淡,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寫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寫的是實景,後四句寫的是虛景。
這首詩借景抒情,將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壯誌巧妙地融合在壹起,詩人以滄海自比,開闊的意境,雄渾的氣勢,也是詩人寬廣的胸懷和豪邁的氣魄的表現。詩裏洋溢著飽滿的激情,思想又很含蓄。
望嶽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 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 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 壹覽眾山小。
從這兩句富有啟發性和象征意義的詩中,可以看到詩人杜甫不怕困難、敢於攀登絕頂、俯視壹切的雄心和氣概。這正是杜甫能夠成為壹個偉大詩人的關鍵所在,也是壹切有所作為的人們所不可缺少的。
這就是為什麽這兩句詩千百年來壹直為人們所傳誦,而至今仍能引起我們強烈***鳴的原因。清代浦起龍認為杜詩“當以是為首”,並說“杜子心胸氣魄,於斯可觀。
取為壓卷,屹然作鎮。”(《讀杜心解》)也正是從這兩句詩的象征意義著眼的。
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與契”,在創作上“氣劘屈賈壘,目短曹劉墻”,正是壹致的。此詩被後人譽為“絕唱”,並刻石為碑,立在山麓。
無疑,它將與泰山同垂不朽。 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裏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登飛來峰 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王安石在《登飛來峰》中借景抒懷,表達自己滿懷信心、銳意改革的遠大政治抱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