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形容歌曲美妙的詩句 1.形容美妙樂曲的詩句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誌。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壹聲如裂帛。
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樓中。
尊酒相逢,樂事回頭壹笑空。
停杯且聽琵琶語,細撚輕擾。
醉臉春融,斜照江天壹抹紅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壹聲如裂帛。
鷺羽鳳簫參樂曲,荻園竹徑接帷陰。
手舞足蹈方無已,萬年千歲奉薰琴。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
余音繞梁,三日不絕。
2.形容 音樂非常美妙的,詩句是
壹、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有幾回聞?出處:《贈花卿》唐·杜甫翻譯:如此美妙音樂,只應神仙享用,世間的平民百姓,壹生能聽幾回?二、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出處:《春夜洛城聞笛》唐·李白翻譯:是誰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發出悠揚的笛聲,隨著春風飄揚,傳遍洛陽全城。三、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雲頹不流。
出處:《李憑箜篌引》唐代·李賀翻譯:在深秋的夜晚,彈奏起吳絲蜀桐制成的箜篌。聽到美妙的樂聲,白雲凝聚起來不再飄遊。
四、為我壹揮手,如聽萬壑松。出處:《聽蜀僧濬彈琴》唐·李白翻譯:他為我揮手彈奏了名曲,我仿佛聽到萬壑松濤風。
五、泠泠七弦遍,萬木澄幽陰。出處:《江上琴興》唐·常建翻譯:泠泠的調完了七根琴弦,周邊的森林越發的幽靜陰涼。
3.形容 音樂非常美妙的,詩句是
壹、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有幾回聞?
出處:《贈花卿》唐·杜甫
翻譯:如此美妙音樂,只應神仙享用,世間的平民百姓,壹生能聽幾回?
二、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出處:《春夜洛城聞笛》唐·李白
翻譯:是誰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發出悠揚的笛聲,隨著春風飄揚,傳遍洛陽全城。
三、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雲頹不流。
出處:《李憑箜篌引》唐代·李賀
翻譯:在深秋的夜晚,彈奏起吳絲蜀桐制成的箜篌。聽到美妙的樂聲,白雲凝聚起來不再飄遊。
四、為我壹揮手,如聽萬壑松。
出處:《聽蜀僧濬彈琴》唐·李白
翻譯:他為我揮手彈奏了名曲,我仿佛聽到萬壑松濤風。
五、泠泠七弦遍,萬木澄幽陰。
出處:《江上琴興》唐·常建
翻譯:泠泠的調完了七根琴弦,周邊的森林越發的幽靜陰涼。
4.描寫歌聲的古典優美詩句
1. 空中幾處聞清響,欲繞行雲不遣飛。——(唐)顧況《王郎中妓席五詠 歌 壹作王郎中席歌妓》
釋義:動人的歌聲,由青樓傳出,輻散到遙遠的群山中,幽谷回音,空中幾處響起清脆的歌聲。歌聲飄入雲霄,妙音繚繞,似乎要纏住行雲不讓飛去。
2. 唱盡新詞歡不見,紅霞映樹鷓鴣鳴。——(唐)劉禹錫《踏歌詞四首-第二首壹作張籍《無題詩》》
釋義:唱完新曲,歡樂的女郎們跑遠了,只有綠樹亭亭玉立在紅霞之中,間或傳來鷓鴣的鳴叫。
3. 歌韻巧***泉聲,間雜琮琤玉——(北宋)周彥邦《片玉詞》
釋義:高雅動人的歌聲巧似泉水自流,輕柔婉轉,瀏亮圓潤。其間偶爾可以聽到如鳴玉器的水石相擊之聲,清脆悅耳,悠揚遠韻。
4. 盼盼乍垂袖,壹聲雛鳳呼。——(唐)杜牧《張好好詩》
釋義: 張好好轉目顧盼四周靜坐的賓客們,然後猛然垂下衣袖,唱出了如同雛鳳壹般的清脆的歌聲。
5. 繁弦迸關紐,塞管裂圓蘆。眾音不能逐,裊裊穿雲衢——(唐)杜牧《張好好詩》
釋義: 張好好的歌聲清越、高亢,盡管琴弦的關紐也為之迸斷,蘆管也為之裂開,但各種樂器所發出的聲音都無法與輕柔而上、綿延不絕的張好好的歌聲相比,它響遏行雲,震驚四方。
6.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唐)李白《贈汪倫》
釋義:李白坐上小船剛剛要離開,忽然聽到岸上傳來告別的歌聲。
7.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唐)白居易《琵琶行》
釋義:今晚聽到她的琵琶聲,好像聽到了仙樂,耳朵裏只有這個聲音,別的都聽不到 。
8. 碧袖壹聲歌,石城怨、西風隨去。——(宋代)史達祖《湘江靜》
釋義:“碧袖”二句,筆鋒陡轉,深入寫愁。詩句沒有寫成,哀怨的歌聲又突然傳來,聲聲哀怨,融入秋風,把愁境的描寫推進了壹層。
9. 含羞斂態勸君住,更奏新聲刮骨鹽——(唐)權德輿《雜興五首》
釋義:悠揚的樂曲嘎然而止,嬌美的女子緩緩起座,掩面低眉欲要離去,周圍的聽眾歡聲叫喊,請她再奏壹曲《刮骨鹽》。句中將女子的沈靜與周圍觀眾的歡鬧相比,更顯出她高超的演技和謙遜的態度。
10. 唱得紅梅字字香,柳枝桃葉盡深藏——(宋代)晏幾道《浣溪沙·唱得紅梅字字香》
釋義: 句中“紅梅”指《梅花落》曲調。“柳枝”、“桃葉”,壹語雙關,它們既是曲調名稱,又是歌女的名字。前句以藝術上的通感,用嗅覺感受出的“香味”來形容音樂的悅耳動聽。後句進而襯托,強調別人的演唱比起那位唱“梅花”歌伎的表演要大為遜色,所以只好退避三舍。
5.誰知道描寫歌聲美妙的句子
撫節悲歌,聲震林木,響遏行雲
歌聲振動林木,高入雲霄,好像連浮動的白雲也在駐足傾聽。
王小玉便啟朱唇,發皓齒,唱了幾句書兒.聲音初不甚大,只覺入耳有說不出來的妙境:五臟六腑裏,像熨鬥熨過,無壹處不伏貼;三萬六千個毛孔,像吃了人參果,無壹個毛孔不暢快.唱了十數句之後,漸漸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壹個尖兒,像壹線鋼絲拋入天際,不禁暗暗叫絕.那知他於那極高的地方,尚能回環轉折.幾囀之後,又高壹層,接連有三四疊,節節高起.恍如由傲來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來峰削壁幹仞,以為上與大通;及至翻到做來峰頂,才見扇子崖更在做來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見南天門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險,愈險愈奇.那王小玉唱到極高的三四疊後,陡然壹落,又極力騁其千回百析的精神,如壹條飛蛇在黃山三十六峰半中腰裏盤旋穿插.頃刻之間,周匝數遍.從此以後,愈唱愈低,愈低愈細,那聲音漸漸的就聽不見了.滿園子的人都屏氣凝神,不敢少動.約有兩三分鐘之久,仿佛有壹點聲音從地底下發出.這壹出之後,忽又揚起,像放那東洋煙火,壹個彈子上天,隨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縱橫散亂.這壹聲飛起,即有無限聲音俱來並發.那彈弦子的亦全用輪指,忽大忽小,同他那聲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塢春曉,好鳥亂鳴.耳朵忙不過來,不曉得聽那壹聲的為是.正在撩亂之際,忽聽霍然壹聲,人弦俱寂.這時臺下叫好之聲,轟然雷動.
她唱的音調好不淒涼;
妳聽!妳聽她的歌聲,
在深邃的峽谷久久回蕩。
在荒涼的阿拉伯沙漠裏,
疲憊的旅人憩息在綠陰旁,
夜鶯在這時嘀嚦啼囀,
也不如這歌聲暖人心房;
在最遙遠的赫伯利群島,
杜鵑聲聲喚醒了春光,
啼破了海上遼闊的沈寂,
也不如這歌聲動人心腸
6.描寫音樂的優美句子
宛如陽春白雪 ,天籟之音,真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啊!
繞梁三日,余音不絕.歡快灑落在心窩裏,宛如壹些活潑輕盈的精靈,在為心靈進行壹次洗禮.
歌聲余音繞梁,三日不絕. 細細聽來,壹種深沈卻飄然出世的感覺會理科占據認得心頭,仿佛壹切塵囂都已遠去,只有這天籟之音.
讓人陶醉在優美的音樂旋律裏而"沈醉不知歸路".
宛如"又綠江南岸"的春風,悄聲無息
如"隨風潛入夜"的春雨,潤物無聲
更如朗照松間的明月,清幽明凈.
讓人深在浮世中,卻有皓月當空,清風徐徐之感
這首歌聲音悠揚婉轉,純潔好聽.
溫暖明凈的歌
返璞歸真的童樂
優美的靈魂,優美的歌謠
擁有陽光般溫暖美好的歌曲
清純不壹般的歌
天籟之音
氣勢恢弘的歌
7.形容音樂動聽的句子和詞語 舞曲優美的詞語句子
宛如陽春白雪 ,天籟之音,真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啊!
繞梁三日,余音不絕.歡快灑落在心窩裏,宛如壹些活潑輕盈的精靈,在為心靈進行壹次洗禮.
歌聲余音繞梁,三日不絕. 細細聽來,壹種深沈卻飄然出世的感覺會理科占據認得心頭,仿佛壹切塵囂都已遠去,只有這天籟之音.
讓人陶醉在優美的音樂旋律裏而"沈醉不知歸路".
宛如"又綠江南岸"的春風,悄聲無息
如"隨風潛入夜"的春雨,潤物無聲
更如朗照松間的明月,清幽明凈.
讓人深在浮世中,卻有皓月當空,清風徐徐之感
這首歌聲音悠揚婉轉,純潔好聽.
溫暖明凈的歌
返璞歸真的童樂
優美的靈魂,優美的歌謠
擁有陽光般溫暖美好的歌曲
清純不壹般的歌
天籟之音
氣勢恢弘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