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愛國詩句 - 古代有哪些驅蚊的竅門?古人用什麽驅蚊?

古代有哪些驅蚊的竅門?古人用什麽驅蚊?

夏天天氣越來越熱,蚊蟲也越來越多。被蚊蟲叮咬,皮膚上就會立刻起個紅胞。如果是皮膚比較面搟的人,被蚊蟲叮咬會比壹般人嚴重,蚊蟲攜帶著大量的細菌,體質敏感的人可能會出現其他皮膚問題。現在我們都是睡覺時點蚊香,那妳們知道古人是怎麽驅蚊的嗎?

1、古人驅蚊的竅門

清理源頭

蚊子喜歡在潮濕的地方繁殖,所以家中要想從根源防蚊,首先清理積水,陽臺上花盆的底盤、洗衣機底下的積水、飲水機的水盤、花瓶、衛生間裏的肥皂盒等。因此,給家裏做個大掃除可有效防止蚊蟲滋生。

驅蚊妙招

1、薰衣草

這種香氣驅蚊效果很理想。最好將薰衣草精油用大豆油等稀釋後再使用。

2、大蒜

吃大蒜後,人會分泌壹種味道,蚊子就會躲得遠遠的。吃大蒜前,最好先將其切成薄片,放置15分鐘,驅蚊效果更好。還可以將大蒜切片,放在窗口或在紗窗上塗抹,可阻止蚊子進入室內。

3、黑胡椒

黑胡椒也具有明顯的驅蚊蟲功效。平時可以將其撒在窗口、門口或是花盆邊緣,防止蚊蟲滋生和入侵。

古人低碳驅蚊法

從古至今,蚊子壹直是人類不***戴天的“死敵。”古人在與蚊子的較量中,不斷摸索出眾多滅蚊方法,這些方法既低碳,且效果也不錯。

1、驅蚊草

為了防止蚊子的騷擾,古人通常會在家裏養壹些有特殊氣味的植物,常見的有驅蚊草、藿香、紫羅蘭、鳳仙花、夜來香等,這些花草散發的氣味不僅能驅蚊,而且還可以達到凈化空氣的目的。

2、燃艾蒿

宋代大詩人陸遊有關於蚊子的詩句:“澤國故多蚊,乘夜籲可怪。舉扇不能卻,燔艾取壹塊。”詩句中描述了用扇子驅趕蚊子而不能,進而改用艾蒿來熏。用艾蒿燃燒驅蚊在民間很常用,和我們今天使用蚊香同理,都是利用蚊子在壹定氣味下不能生存的原理。

3、掛香囊

掛香囊是中國古人的習慣之壹,香囊中的藥材有驅趕蚊蟲的功效。如藿香、薄荷、茴香、紫蘇、菖蒲等。香囊香包,醒腦明目,讓人在炎炎夏日倍感舒適,還能驅除蚊蠅。

4、滅蚊缸

古人在盛著水和石頭的大缸裏,養上幾只青蛙,蚊子喜愛陰涼,飛進去就成了青蛙的口中餐。這種滅蚊方法,被後人形象地稱為古代的“滅蚊器”。

5、支帳幔

盛夏時節,蚊子肆虐,人們逐漸發明了蚊帳。古代防蚊工具主要是帳幔。春秋時期,齊桓公就有了“翠紗之幬”,使饑蚊營營不得入內。清代詩人袁枚也有詩曰:“白鳥(即蚊子)秋何急,營營若有尋。貪官衰世態,刺客暮年心。附_還依帳,愁寒更苦吟。憐他小蟲豸,也有去來今。”詩句是以蚊喻人,描繪出了用蚊帳來躲避蚊子的方法。

上文介紹的家庭調護法,都是古人低碳驅蚊的妙招。這些驅蚊方法與殺蟲劑相比,會更安全環保。因此,為了妳及家人的健康生活,在驅蚊的問題上,不妨試壹試古人低碳驅蚊的妙招,相信會有很棒的驅蚊效果。

2、現在驅蚊小妙招

1、只要肯改吃堿性蔬菜之飲食,體質及血液是微堿性的,不但蚊子不愛叮,就算被叮之後,也不至於會太癢!如果叮到,可用自己微堿性之口水,塗抹蚊蟲叮咬處,亦能止癢!

2、把壹顆蒜瓣掰開,用斷面塗抹蚊子咬的包,壹會就好,而且止癢。

3、用調味品中的八角、茴各兩枚,泡於溫水臉盆中,用其水洗澡,蚊子不敢近身。

4、在室內點燃幹桔皮,可代替蚊,既能驅蚊,又可消除屋內異味。

5、穿淺色衣服。大家註意嘍!伊蚊(又叫花斑蚊)最喜歡停在黑色衣服上。所以大家盡量在炎熱的夏天穿壹些顏色比較淺的衣服。

6、盡量穿襪子。許多人喜歡夏天光腳穿鞋,殊不知穿襪子後,蚊子感覺人的皮膚濕度降低、皮表揮發物減少,會減少叮咬。

7、被叮咬後不能抓。被蚊子叮到,我們會馬上去抓。可是抓撓後,皮膚裏的組織液、淋巴液等滲出,腫成壹個包,就會越抓越癢,而且還不易消退,長滿紅包的赤豆腿就是這樣被抓出來的。如果堅持不抓,壹般10至15分鐘後,癢感就能明顯消退了。

8、蚊子黃昏前喜歡停息在窗臺附近,入夜後喜歡停息在房中表面色澤較深的物體上,按此規律拍打蚊子,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