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燈的人
蘇格蘭斯蒂文森
茶點快準備好了,太陽已經西落,
這時候,可以在窗口看到李利走過身旁;
每晚,吃茶點的時候,妳還沒落座,
李利就拿著提燈和梯子走來了,把街燈點亮。
湯姆願意當駕駛員,瑪利亞想航海,
我爸爸是個銀行家,他可以非常有錢;
可是,等我長大了,讓我選擇職業,
李利啊,我願意跟妳壹起去巡夜,把壹盞盞街燈點燃!
只要門前有街燈,我們就很幸福,
李利點亮了許多盞,又點亮壹盞在我家門口;
妳手拿提燈和梯子,別忙著走過,
李利啊!請妳瞧壹眼這個孩子,向他點點頭!
因為這首詩歌,點燈的人成為壹個有名的比喻。這首詩歌讀似平淡無奇,再讀卻有壹種莫名的感動。那是與“不深夜痛哭,不足以講人生”類似的對點燈人的認同和向往。
先帶著孩子通讀整首詩歌。以期準確、熟練。孩子的朗讀是無內容的——對這首詩,孩子們無法解其深味。
為什麽“我”不做航海家,不當駕駛員,也不願意像銀行家壹樣有錢,而只願意像李利壹樣做個“點燈的人”?
孩子們根據詩歌回答:詩中說因為“只要門前有街燈,我們就很幸福”,李利為我們帶來了幸福感。
因為這首小詩,“點燈的人”就成為壹個著名的比喻,它比喻那些把世界點亮的人。
妳覺得哪些人是點燈的人?
澤回答愛迪生——給人們帶來了光明,沒有他,我們將生活在無盡的黑暗中。
俊傑站起來說:楊老師妳。妳教我們知識。天知道我有多感動。這個孩子自控力差,常常會忍不住對其他同學“出口成臟”、“大打出手”,此刻,他這樣說,我下意識感動,又慚愧自己面對他時常常忍不住的泄氣。謝謝他的信任!這份信任之重也點亮了我久已暗淡的心靈。
有說父母的。是啊,他們不也是日復壹日地為我們做著微小卻重要的事情,給予我們溫暖和力量嗎?
那早上耐心地教同學吹葫蘆絲的紫呢?影響並幫助媛願意學習、聽寫由原來的錯幾十個到全對的茹呢?他們中有的人力量微薄為他人帶去了幫助,讓他人感受到幸福感,他們點亮了他人的世界,同時也點亮了自己的周圍,點亮了自己的世界。
最後,自然地要說到我自己。以己證詩,我的壹貫結尾,也是最吸引孩子的壹段。老師自己,也像這首詩的結尾壹樣“妳手拿提燈和梯子,別忙著走過,/李利啊!請妳瞧壹眼這個孩子,向他點點頭!”,也曾像李利壹樣對那些“點燈人”向往而敬仰。我那壹刻,我的內心是震蕩的:呀,原來生命可以這樣度過!人生的長度固然無法自己決定,但我們可以決定自己的每壹天怎樣度過。我像他們那樣要求自己,並試著在做好自己的同時去幫助他人。讓自己成為壹個可以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的人!
壹節課在詩歌的朗誦中結束了。我們的周圍從來談不上多麽美好,無所事事或者抱怨解決不了問題,當為點燈的人,點亮自己、點亮周圍!